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隨身帶著未來空間免費閱讀> 第452章 進軍太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2章 進軍太空 (2 / 2)

為了遏制新華國,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太空領域,利堅國一直把新華國排斥在外,西方國家也一直進行相關技術的封鎖。

比如國際空間站以利堅國、羅剎國為首。包括6個太空機構以及16個國家參與發研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載人空間站。已經成為太空探索國際合作的典範,卻一直拒絕新華國這個世界第三航天大國的加入。

既然國際合作的路子走不通。新華國只能自力更生,獨力發展自己的空間站,現在有了葉泉的加入,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一切困難都迎刃而解,迅速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

三方將計劃在2019年之前,跨過空間實驗室階段,建造一個超大型永久性的“天宮”空間站。

計劃中的“天宮”空間站重量將達到4000噸以上,是目前國際空間站的10倍,比新華國原來計劃在2020年建成的空間站大30倍左右。

“天宮”空間站包括人員生活艙、太空旅館、植物培育艙、物資儲備艙、觀測站、實驗室、鐳射防衛系統等相關部分。

它可以容納50名以上的航天員、科學家或太空遊客同時工作或居住,具備科研與科學考察能力,可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並且具備支援深空宇航的能力。

空間站的建造是個極其複雜的跨學科綜合性工程,涉及到機械、電子、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多個學科。

因為向太空運輸物資的高昂成本,空間站的建造耗資巨大,但對於新華國這樣的大國來說,依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空間站是俯瞰全球最理想的基地,可以作為太空指揮中心的核心部分,也可以實驗部署和使用各種太空武器,並作為太空武器以及航天器的維修回收中心。

在對地觀測方面,空間站比遙感衛星條件更優越。

當地球上發生地震、海嘯或火山噴發等自然災難事件時,在站上的航天員可以及時調整遙感器的各種引數,以獲得最佳觀測效果。

用它對地球大氣質量進行監測,可長期預報氣候變化,而且陸地資源開發、海洋資源利用等方面也都會從中受益。

在空間站上建立專門的天文觀測設施,與其他航天器相比,因為有人參與觀測,再加上空間站在太空的活動位置和多方向性,可充分發揮儀器裝置的作用。

透過空間站,天文學家不僅能獲得宇宙射線,亞原子粒子等重要資訊,瞭解宇宙奧秘。而且還能對影響地球環境的天文事件,如太陽耀斑、暗條爆發等做出快速反應,及時保護地球,保護在太空飛行的航天器及其成員。

這些都可以進一步推動新華國天文學的發展。

空間站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可以大力推動空間生物學的發展,其研究成果可直接促進航天醫學的發展。

空間站的建成和應用,是地球人類向宇宙進軍的第一步,為未來太空工廠、太空發電站、太空城市的建立提供經驗和中轉基地。

為了延長空間站的壽命,將採用全新的奈米複合材料。

奈米材料在強度、韌性、剛度等力學效能上,超過了任何一種已知材料,是最接近理想的工程材料。

如果用奈米材料來製造裝甲,可以在重量減輕九成的情況下,把防護能力提高十倍。如果用在工程建築領域,作為摩天大樓的承力結構,則能修建高度在兩千米以上的大廈。

最需要奈米材料的還屬宇航領域,地球同步軌道實際上是一條沒有寬度的閉合環線,只有在這條線上,航天器才能與地球的自傳保持同步,而只要偏離了這條線,就會産生內部應力。

如果航天器的體積不是太大,比如只是一顆直徑數米的衛星,普通材料的強度就足夠抵消內部應力了。可是當航天器的體積變得比房屋還要龐大時,那麼普通材料的強度就無法抵消繞軌飛行時産生的內部應力。

空間站如果由普通材料製成,其壽命一般只有15—20年,這是葉泉難以接受。

像國際空間站始建於1998年,2006年全部建造完畢,原計劃將在2020年墜入太平洋,利堅國透過種種補救措施,每年耗資數十億美元才推遲到2024年。

如果“天宮”空間站使用奈米材料加強,其設計壽命將達到兩百年以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