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嫻說道:“那我帶你,到了大廣場我教你騎腳踏車。”
知道孩子們要來,李君閣給他們每人準備了一輛兒童腳踏車,見到娃子們出門,李君閣也跟到門口偷聽。
就聽見王美嫻對其他人說道:“看見沒好嚇人,要不是我機靈,這個假期大家都別想好好玩了……”
李君閣回到桌子前坐下,對阿音苦笑道:“阿音,這妖孽真是降不住啊,看來還得另外想辦法……”
……
夾川縣,周光華拎著兩瓶頭曲,一包茶葉,一袋子水果,朝自己師傅家走去。
穿過一條逼仄的巷子,兩側是夾川最早起來的一批樓房。
當年夾川可是生豬大縣,連連的生産先進,招待會那是一年開幾次,經常是全國兩百多個縣蜂擁而至,來夾川學習養豬經驗。
沒辦法,那個時候,全國哪哪兒都吃不上肉,就夾川還能將生豬往外送。
夾川肉聯廠,那時候效益非常好,才有這能耐在縣城裡修起當時第一棟樓房。
不過這水泥預制板的樓房到了今天,就顯得既破敗又落後了。
從狹小的樓梯通道上到三樓,這裡分左右各有一戶,本來有一個長陽臺打通,現在兩家各從樓梯那裡隔了個木門,算是給自家增加了七八個平米的私人空間。
周光華敲了敲門,然後門開啟,一個五六十歲的婦女驚喜的說道:“喲,光華來了?老頭子,光華來了!”
周光華笑道:“師母,我來看看你和師傅。”
一個老頭子從陽臺盡頭走了過來,戴著個老花眼鏡,手裡還拎著一個噴壺,看樣子剛剛是在伺候陽臺上的蘭草,說道:“來啦?進屋坐吧。”
三室一廳的房子,還是老結構,地上還是水泥地面,不過年深日久,也泛起了一層光亮。
一張紅漆方桌,上面罩這個罩子,裡邊是老兩口昨天吃剩的飯菜。
師母過來將飯菜收進廚房,給周光華泡了杯茶,說道:“光華,你去南邊打工,可是有日子沒來了,那邊怎樣?”
周光華笑道:“還不就是混飯吃唄,現在哪裡都要文憑,我這肉聯廠出來的割肉把式,那就是去了都不好混,下力罷了。”
老頭說道:“南方沒有肉聯廠嗎?你的手藝去那些廠裡幹,應該拿得出手吧?”
周光華說道:“師傅,現在不是我們以前賣肉的風光年頭了,你一刀一斤準,和人家一刀差一二兩的,其實區別也不大,哪家廠子還計較這個,工錢給得很少的……”
老頭嘆氣道:“聽說現在抓排汙抓得厲害,縣裡要搞什麼紅水河百日內環境達標,說是要打造什麼公園級濱河新區,肉聯廠這個排汙大戶,早已經停産,接下來就要散了。”
師母說道:“我們無所謂,反正從社保領養老。我說光華,要是你在外頭有門路,樓上幾家拖兒帶母的,能幫著帶一兩個出去,就帶一兩個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