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回到山溝去種田筆趣閣中文網最新> 第九百三十一章 子弟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三十一章 子弟校 (2 / 3)

“用老師們自己的俏皮話說,就他們那點工資,那是政府發著困難他們領著害臊!家裡民宿大把進賬,去年他們已經愛發電一年,今年能不能就不給政府添亂了?只求鄉政府把他們當個屁,給放了吧!”

李君閣不由得哈哈大笑:“這俏皮話你絕對說不出來!我感覺是老族叔的口氣!”

梁慧麗狡黠地一笑:“這事情當然得勞動他老人家,知道盤鰲鄉的孩子也有機會入讀李家溝學堂,他是最積極的!”

說完又道:“給鄉親們辦好這件事情,我就可以走得安安心心的。”

“反對的聲音也不是沒有,不過都來自縣裡文教系統。那些閑言碎語,呵呵呵,反正還有兩個月就要走了,我管它那麼多……”

李君閣對梁慧麗豎起大拇哥:“有點高層的魄力了!沒說的,每個年級多一個小班的事情,這事情我去跟老堂伯說!”

娃子們的教育是大事,老堂伯早就列出了具體的過渡辦法。

這學期娃子們還是在各處就讀,週末回來抽兩個半天聽課,適應李家溝學堂的教師們上課節奏和風格,然後寒假裡從聽四爺爺老伯講國學,過渡到各位老師輪番授課,算是補習班加學前班,如此直到新學期正式開學。

課程設定也很有特色,例如李家溝的孩子,除了要學英語,還要選修一門小語種。

教師都是各地招聘而來的精英,每一門課程,除了有中文教師,還有英文教師。

偏偏沒有英語課,英語課和語文課被合併到了一起,統稱語文。

這樣的語文課需要的教學水平之高可見一斑,不過李家溝有個在國外著名大學擔任過校董的國學大拿,這大拿還有個漢語文學翻譯家老婆,還有倆漢文化研究專業的活寶孫女,對別人來說難如登天的事情,在李家溝一點不叫事兒。

李君閣在祠堂裡拿著課程表嘖嘖稱奇:“恨不晚生二十年啊……”

老伯笑道:“每種語言都有它的美,而且對思維的啟迪和影響是巨大的。”

“就拿我們李家溝的方言來說,因為還保留了入聲,所以這裡的孩子,和說客家話粵語的地區一樣,天生帶著領悟古典詩詞音韻之美的屬性,比北方語系的孩子就容易得多。”

“一國的不同地域尚且如此,何況全世界?”

“以後我們李家溝的孩子,是要走向世界的,這對於他們的溝通和交流,甚至是融入當地社會,都有極大的好處。這才是我們多語言教學的目的。”

李君閣笑道:“別的先不說,這學校的名字到底定好沒有啊?這一把把教委算是得罪狠了,這小四年下來,我們李家溝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各校的好生源,像美嫻那樣的領袖型學霸,被挖到我們山溝溝裡邊來,不知道人家校長在背後怎麼罵我們呢!”

老伯看著四爺爺:“爸,要不您給賜個名字?”

四爺爺笑道:“這有什麼好想的?以前那些大型工礦企業,農場,兵團,為瞭解決自己員工子女上學問題,都興辦過自己的學校。”

“這類學校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子弟校,我們這所學堂,同樣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依我看,就叫李家溝子弟校!”

李君閣一琢磨,可不是這個道理嗎?這所學校培育的就是自己家鄉的子弟,不過老瓶裝新酒,其師資力量,教學水平,輔助設施,教具,完全突破了一般的子弟校應有的規格。

但同時也是新瓶子裝老酒,光從字面意思來看,都知道還有一層李家族學的意思在裡頭。不由得叫了一聲妙。

於是這名字就定了下來,至於校訓,三人誰也不讓誰,李君閣說了個“變通古今,學際天人”,老伯說了個“慎恭勤敬,博敏虛涵”,四爺爺說了個“慎思明辨,博學篤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