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開心慘了,摸著阿裡木好一通誇,可這下奶奶更暈了。
李君閣扶著她:“不至於這麼多,烏金米稻花魚,很多我們是要按批發價出給戰略夥伴的,不可能全是網站零售價,不過阿裡木算得很準確,三億是大數。”
“但這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是說立馬就能全賣出去。通乳鯽魚魚得再去深水魚塘育肥半年;四大特種魚,那得一年半。另外我們自己也還有很多的深加工産品,這裡又會産生一些溢價,具體多少,得凡梅嫂子和董事會才清楚,我都只知道個差不多。”
奶奶拉著李君閣的手上下打量:“奶奶都沒關心過這些,原來我乖孫這麼厲害,幾年下來都這麼大産業了啊?”
李君閣說道:“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兒,這是大家的産業,只不過我佔的股比較多而已。”
奶奶拉著他的手:“那你和阿音還不趕緊生個末末!以後這麼大啊家業指望誰去?”
李君閣笑道:“生是要趕緊生,不過跟這事兒沒一毛錢關系,小孩子以後幹啥全憑自己的興趣,我可不操那個心。”
奶奶想了半天:“我覺得還是種地好,萬沒想到種地也能種成這收成,那還有啥說的,接著種啊!”
李君閣笑道:“對對對,我們上河李家,除了讀書,可不就是種地嘛?!”
送走了奶奶和老媽,李君閣有組織大學生們去田裡抓魚。
大學生們的魚不好代養,因此當時放進去的都是一年生的鯽魚和普通鯉魚。
現在李家溝有自熱罐頭生産線,通乳鯽魚罐頭出來,大堂哥店門口的婆婆長龍總算是下去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是挑剔罐頭不夠大堂哥店裡現殺現做的來得新鮮。
不過罐頭的出現,對外地的産婦總是一個福音。
這部分魚要是有王美嫻在,那肯定是一番精細的資本操作,最後轉化成從遊客身上換來的最大的利益。
李君閣可就懶得費這個勁了,簡單粗暴通乳鯽魚三十一斤,鯉魚十元一斤全收,然後鯽魚送罐頭加工廠,鯉魚做苗家燻魚掛網上出售。
這就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們的收入銳減,二皮這是買斷,一錘子買賣。
這樣就比不上靠後續賣渾水粑,走的是分成,屬於可持續發展之路。
加上生活成本主要是飯菜成本陡增,這就讓粽粑又開始唸叨起王美嫻的好來。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啊,買個牙刷都比美嫻價錢高!
人家美嫻在的時候,收完稻子的收益,夠大家美美地玩上兩個星期,天天賣完粑粑好吃好喝遊山玩水,臨了還能帶走幾張紅票子。
怎麼輪到自己當家了,一算這賬,哎呀咋省吃儉用也只夠用一個星期,啊不,只能堅持五天時間呢?
好在之前義薄雲天?呼保義?及時雨?美嫻,免費轉讓了觀音涼粉的關鍵技術和專利權,四人組艱苦創業也算是積累了一點家底,要不然這一屆回去和上一屆一比,學弟們懷疑自己貪汙向學校投訴都不是不可能。
又蝕面子又蝕裡子,這是生活品質上的差別,寶寶們心裡苦哇……
李君閣心裡暗自翻白眼鄙視,的確是寶寶,巨嬰那種,苦那是活該!
懶得理會算完賬後抱頭痛哭四人組,李君閣自己屁顛屁顛地和苗娃下田布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