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裡溫度恆定,經過最初的森冷感覺之後,李君閣漸漸適應過來。
洞子地上有積水,踩在上面嘩嘩作響,頂部離地面很高,一些鐘乳石倒懸下來,還在向下滴水。
千百年的石灰岩隨水沉積,造就了洞頂神奇的景觀,要平時來絕對會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驚嘆,不過現在的李君閣可沒這個心思了。
他現在只希望兩個孩子不要跨過上次他探查過的那條橫亙洞子的陰河,要是一不小心在河中摔倒,然後被水流沖走,那是神仙都沒得救。
一念及此,腳下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這樣暗無天日的巖洞,逐漸變得狹窄低矮的洞口,對幽閉恐懼症患者來說,絕對是地獄。
走了近半個小時,每走上百米,李君閣就會拿出帶熒光的乙烯塗料往石壁上噴一個記號,好告訴後邊來人自己的方向,至於環保什麼的,現在可顧不得了。
擠過兩根攔路的巨大鐘乳後,李君閣重新進入了一片開闊地帶。
這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如同一坐大教堂的內部,穹頂離地面最高處有四五層樓那麼高。
李君閣現在所處的洞口,差不多是在三樓位置,腳下是一個斜坡,洞口滲出的溪水緩緩向下流去,在腳下營造出一片片梯田一樣的景觀。
斜坡底下不少鐘乳已經上下結合到了一起,成為一根根石柱。
多數則是奇形怪狀的造型的石林,如同一頭頭沉睡多年的怪獸,被腳步攪擾後蘇醒過來,不耐煩地半直起身子,隨時準備擇人而噬。
空間佔地方圓有兩三畝地,這裡李君閣沒有全部探索完,不過知道絕對是一處極佳的旅遊資源。
如果等到這裡的穹頂被侵蝕完畢,就會是一個不小的天坑。
不過因為是集團的最佳水源,李君閣從來沒想過要將這處奇景對外開放,今天卻被兩個熊孩子找了出來還鑽了進來。
搖搖頭,李君閣開始沿著洞壁下坡,這處地方有好幾處出口,李君閣只希望熊孩子們有起碼的經驗,每逢岔洞,會永遠選最右邊一個,或者最左邊一個。
階梯狀的鐘乳田讓下坡非常方便,李君閣沿著洞壁一步步摸下來,很快到達右邊第一個洞口邊上。
任何動物都是大機率的右撇子,在這種地方,一般都是習慣性選擇向右走。
洞壁的穹頂在空間盡頭處收得低矮,果不其然,李君閣在自己遇到的第一個出口位置,發現了一處粉筆記號。
李君閣不由得鬆了一口氣,看來倆娃子和他上次探路時差不多的走法。
在洞口粉筆記號的上方,李君閣也噴上了自己的記號,然後往洞口摸去。
不遠處,就是自己上次探查的終點,陰河。
一路下行,很快前方傳來嘩嘩的水流聲,李君閣知道陰河就快到了。
很快李君閣來到了一處出口,腳邊是一條寬達七八米的河流。
李君閣舉著強光手電向上下游照了照,上游是懸崖夾逼的湍急河水,下游是低矮的洞體,水面離洞頂只有一隻手臂那麼高。
水流在李君閣腳下這一帶尚算相對平緩,估計這一帶水流也經常左右擺動,將這裡的空間沖刷成一個兩把掃帚底部相對,橫擱在地上的的形狀。
李君閣感覺自己現在就在一個巨大的扁扁的豬肚裡邊。
從理論上來講,卡斯特地貌中的每一個溶洞,都是水流沖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