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笑道:“現在有了線,我們就可以換一種釣法了。”
阿音笑道:“可是你有魚鈎嗎?”
李君閣說道:“誰說釣魚一定要用魚鈎的?看我的。”
取來幾根曬得皺巴巴的當年生的蘆葦管子,切成許多五六毫米寬的小圈。
挑了根幹竹子,剖成細條,刮掉大多數竹肉,從每個節頭兩端各留出兩個公分切斷。
然後將竹子中段掏薄,嘗試這將竹條彎折,直到能將竹條彎曲到一起,兩個頭子剛好能碰到一處為止。
將竹條開啟,把兩端削得非常尖銳,這就得到一根竹針。
拿出上午最先搓制的細麻線,切下一米左右長,一頭綁到竹針中部被削薄的位置。
就這樣一個一個做,沒一會桌上堆起了八九十個竹針。
將早上剩下的木薯粥,倒筲箕裡,將小木薯塊都濾出來。
取來一個淺筐和最後做的那捆粗麻繩放到竹幾上,先扯出幾米繩子,盤到淺筐裡面,然後取過一個竹針彎過來,套上一個蘆葦圈,在圈裡填上兩三顆小木薯塊。
將掛著竹針的麻線另一頭系在繩上,往下放繩,小心地將竹針擺在筐中心,粗繩盤在淺筐最外圍。
然後照此辦理,每隔一米繫上一根竹針。
很快淺筐中就出現了一盤繩子,中間都是彎曲到一處,填上誘餌的竹針。
這玩意兒的名字叫“魚卡”,抓素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用的。
葦圈是當年生的,在水裡會被泡軟,等個頭偏大的魚類來就食的時候,嘴巴輕輕一碰魚卡,已經泡軟的葦圈就會斷掉,魚卡彈直將魚掛住,魚就被抓到了。
吃了幾天的鯰魚了,李君閣想換換口味。
魚卡做好都快傍晚了,李君閣下到湖邊,砍了幾根竹子紮了個粗糙的竹筏,將粗繩一端繫上一塊五六斤重的大石頭,劃著竹筏到湖中去放魚卡。
湖水不深,也就四五米,先將石頭放到底,李君閣一邊理魚卡線一邊朝岸邊慢慢放。
竹筏劃到湖邊,李君閣牽著線頭走到一叢竹林邊上,將繩子綁在一根竹竿上。
沒有熊孩子,啥事情都不用藏著掖著,要是在李家溝這樣幹,沒一會就被熊孩子們收走玩了。
將竹筏拖到岸上。李君閣又去收集生漆。
將生漆收到竹筒裡,塞上塞子,這玩意兒李君閣不敢帶回去,阿音常去找篾匠叔,好像對生漆不過敏,倆鬍子就不好說了。
給漆筒做了個擋水的帽子,將生漆筒子掛在一棵漆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