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苗寨,於曉蓉就更興奮了,拉著阿音說道:“阿音姐,你小時就住在這樣的地方啊?這也太美了!難怪你這麼漂亮!”
李君閣一腦門子黑線:“你這是腦殘粉的表現,這兩者有關系嗎?”
於曉蓉振振有詞:“怎麼沒關系?無患子皂角洗發水用著,桃膠皂角米吃著,野蜂蜜烏金血米粥喝著,頭發好,面板好,身體好,人自然就水靈了!”
李君閣:“呃……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然無法反駁!”
來到家中,妮媽媽張羅著給大家每人端上一碗醪糟雞蛋小湯圓來。
於曉蓉說道:“哎喲又吃!”
李君閣說道:“這是寨子裡的風俗,尊貴的客人上門才有這待遇。這是九裡香做的醪糟和小湯圓,先嘗嘗,有個直觀的感受。再說山裡晚飯吃得晚,待會還要滿山跑呢。”
於曉蓉還在糾結:“要是長胖怎麼辦?”
李君閣說道:“你看李家溝跟苗寨有胖子嗎?你見過豬兒蟲的,在李家溝呆了三個多月,照樣天天好吃好喝的,現在都變啥樣了?”
於曉蓉突然反應過來道:“想起來了,剛剛半山林場迎接我們的那個,就是豬兒蟲對不對?!”
李君閣手扶腦門:“原來你剛剛都沒認出他來?我說你反應怎麼這麼冷淡。”
於曉蓉這下不怕了,舀起小湯圓就往嘴裡填,邊喊好吃邊笑:“這個真不能怪我!這冬瓜變成了絲瓜,你叫我怎麼分辨得出來!”
吃過香甜的醪糟湯圓,育爺爺又要安排楊教授休息。
楊教授連連擺手:“老哥啊,不用這麼客氣,你看這一路上來都是坐車坐溜索,一點都不累,幹脆我們現在就開幹?今天下午就先考察地形環境,帶我們去看看你們的梯田和山塘,完成水土取樣怎麼樣?”
育爺爺說道:“那行,那我們現在就去轉轉。我們這裡每塊田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塊地誰家的,種的啥,我都記著呢!到時候你想要哪塊地出的稻子做檢測,就跟我說,我們直接去主人家拿。”
楊教授對於曉蓉說道:“小於,那我們就去取樣去了,你跟他們就在寨子裡玩吧。”
於曉蓉說道:“那行,楊爺爺你們小心點,我這還得跟二皮談事兒呢!”
楊教授他們去了,李君閣阿音梁慧麗於曉蓉在後山沿著石板路溜達,準備去山塘看看風景。
沿著溝渠邊的石板路向上,跟林場擦身而過,轉過一道小坡,眾人向後邊的蜀山走去。
石板路左側是一條石渠,右側是淺坡,坡上沒隔百十來米就是一棵參天巨柏,樹幹彎折扭曲,得兩三人才能合抱,就像一個個老兵,雖然身型佝僂滿臉皺紋,卻仍然忠實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守護著這條年深日久的道路。
石板路是青石鋪成,中間已經被踩得光潤油亮,比兩端低出不少,有的已經從一塊分成好幾片,變得高低不平,一些野草倔強地從石縫中生長出來。
李君閣說道:“這條路,起碼被人踩了上千年啊!”
阿音說道:“是啊,這是寨子的命脈,每年水渠都要大撿一次,平時每月寨子裡也會有人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