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幹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李君閣恬著臉道:“所以才更需要你們的指導督促嘛,現在條件這麼好,總不能幹得比老輩人還差吧!”
船一進五溪河,楊教授就驚著了:“喲,這地方好啊!應該把旅遊搞起來才對!”
梁慧麗笑道:“楊教授,這還沒到地方呢,從盤鰲鄉開始往上那才叫漂亮,這船添置起來後,來旅遊的人也多了,二皮在李家溝修了農家樂,然後鋪設了一段綠道,現在有六棟木樓在建,接下來還準備將綠道延伸到葫蘆溪,把釣魚中心建起來。”
阿音也說道:“楊教授,目前李家溝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的模式,還是二皮最先提出來的,他還建了溜索,打通了苗寨和外界的交通,這米能運出來,也有他的功勞。一會去苗寨,我們就會坐溜索上去,哎喲你恐不恐高啊?那裡有幾段風景絕佳,但是也是懸崖峭壁,有點嚇人的。”
楊教授說道:“當年在涼山大山裡考察,懸崖邊二十公分寬的路也走了不少,在蜀州搞農業研究,要是恐高那還行!”
說話間船就來到了盤鰲鄉,楊教授看得不住點頭:“這裡還藏著一個水鄉古鎮啊!廣場周圍都是老房子吧?”
梁慧麗介紹道:“兩個月前二皮的導師孫文琦教授才來研究過,那一圈都是宋代古建,不過限於資金,現在還沒能開發出來,目前以現狀維持保護為主。”
船行往上,楊教授對周圍河光山色看得嘖嘖稱奇。
直到江灘,李君閣指著白牆青瓦的圍牆說道:“楊爺爺,那就是久長居了,我開的農家樂。”
楊教授的眼睛卻首先落到大雁棚子上:“咦?這棚子也太簡單了吧?怎麼連圍網都沒有?”
說話間幾百隻大雁振翅而起,呼啦啦的一片,蔚為壯觀。
楊教授大驚失色,一把拉過吳志秋,疾言厲色道:“你怎麼工作的!這批中雁怎麼回事?!怎麼沒有施行斷翅手術?”
吳志秋哭笑不得:“楊老,這就是李家溝特色了,這裡的大雁是遊隼在放牧,這個,這個我真解釋不了!”
李君閣趕緊說道:“這個跟吳老師沒關系,家裡幾個月前來了一隻遊隼,賴著不走了,沒事我就給它喂點魚,它覺得怪不好意思的,於是就幫我看管大雁了。”
這時天空傳來一聲鷹唳,大雁們紛紛轉向,飛向遠處那個覓食的大灣。
楊教授看得目瞪口呆。
吳志秋說道:“不光是遊隼,二皮還養著六隻野豬,能在山裡找蘑菇。”
阿音抿著嘴笑,說道:“還有一個老團魚,都上央視節目了。”
幾人給楊教授七嘴八舌講述了一番李家溝的奇事,楊教授感慨道:“還是生態環境好啊,總之我對這趟調查,是越來越有信心了!”
中午給楊教授接風,都是李家溝特色菜。
楊教授夾了一筷子青椒肉絲放入嘴裡,然後對李君閣說道:“皮娃,你這辣椒是本地品種嗎?”
於曉蓉也夾了一筷子嘗了,一拍桌子大怒道:“死二皮!你到底還有多少藏著掖著的!”
財神奶奶生氣,嚇得李君閣不要不要的:“不知道啊!劉三娃,劉三娃快出來,你這辣椒哪裡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