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講古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三人在小船上開啟箱子,一邊啃著荔枝一邊閑聊。

蔡學均笑得見眉不見眼:“直播間裡的各位!這可是最新鮮的夾川荔枝,剛剛從果樹上下來不到一個小時!這口味怎麼說呢?帶著一點果酸味,比一般超市的荔枝更好吃。”

李君閣說道:“荔枝吃多了易上火,因為果肉是升內火的,不過荔枝殼和荔枝核卻能清熱降火,一顆荔枝皮肉核相生相剋,所以我們本地吃荔枝,都是用嘴巴將果皮咬破而不是手剝,這樣就可以達到抑制內火上升的作用,就像這樣。”

說完展示了一下夾川荔枝的吃法。

“我的個去!看得我口水直流!這哪裡是打野直播啊,特麼簡直就是出去享受的!”

“吃的倒是還好,我就不喜歡吃荔枝,一股爛紅薯味道,不過這兩邊的風景真好啊!”

“你看那山上的花,哎喲一大片一大片的,這簡直不科學啊!哪裡像是野生的,簡直像人工搞出來的花圃一樣!”

……

蔡學均對李君閣說道:“大家都對山上的花感興趣,二皮要不你介紹一下唄。”

李君閣一邊掌舵,一邊說道:“你們看那邊紅色的和粉紅的一片,那是杜鵑花。我們這邊的杜鵑開得比較晚,一般在五六月份開始開花,現在花期已經過了,你要是早兩個月來,那景色更精彩。”

“岸邊那從白色的花朵,那是野百合,它的球莖具有潤肺止咳,寧心安神,美容養顏,防癌抗癌的功效,不過也不能多吃,這玩意兒有微毒,晚上營地旁邊如果有百合的話,可以弄點來熬粥喝。”

“山上崖壁下面那叢粉紅色的,那是刺梨花,刺梨是薔薇科植物,所以不管是枝條還是花朵,都跟薔薇很類似,不過花瓣是單層的。”

<101nove.含量極高,被稱為維c之王。有健胃,消食,滋補,止瀉的功效。刺梨味道酸澀,我們這裡一般用它泡水喝,或者製作刺梨酒。”

“歷史上利用刺梨釀制刺梨酒的記載,最早始見於清道光十三年吳嵩梁在《還任黔西》的詩句:‘新釀刺梨邀一醉,飽與香稻愧三年’。比此詩稍早或稍晚的貝青喬的《苗俗記》載:‘刺梨一名送香歸……味甘微酸,釀酒極香。’”

“道光二十年的《思南府續志》:‘刺梨野生,實似榴而小,多刺,其房可釀酒。’同年《仁懷直錄廳志》亦有刺梨酒的記載。道光三十年的《貴陽府志》,有‘以刺梨摻糯米造酒者,味甜而能消食’的記載。章永康《瑟廬計草》裡,也有記錄刺梨的詩句:‘葵筍家家餉,刺梨處處酤。’”

“我靠溝主這是文武雙全啊!連這些東西都門清!”

“我的膝蓋又腫了!”

“這個安利我服用了!我這就去淘寶看看去,是要米酒釀制的是吧!”

“剛剛那位真特麼是個酒鬼。”

“吃著荔枝,吹著江風,欣賞著風景,聽溝主講古,我靠這小日子過得真滋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