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雖然因為這一次皇後娘娘遇刺的事件,選秀之事就這麼不輕不重的被擱置了。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卻要引起重視。
春耕,對於封建王朝來說,農業是重中之重,故而春天播種季節之時,皇帝會去天壇地壇拜祭農神祈求風調雨順,而皇後則要在先蠶壇舉行“親蠶”大典,地方官員也會舉行相類似的“扶犁儀式”,總的來說,都是為了體現君臣對農業的重視。
原本在陰溟還沒有立皇後的時候,這些事情全部都是由太後娘娘負責的,身為繼皇後,後來又是名正言順的太後,親蠶大典這種每一年都要來一次的儀式,太後娘娘不知道都經過多少次了,自然是熟門熟路。
但是現在皇帝陛下立了中宮皇後,長壽宮的太後又差不多完全放權了,這樣一來,今年的親蠶大典,自然是由皇後娘娘來主持。只不過,就算是林姝,她也只是在沒有出嫁的那一段日子參加過寥寥無幾的一兩次親蠶大典,而且還是被她母親拉著去長見識。
當時候只是覺得有些新鮮,但是再新鮮,在那些冗長的禮儀和祝詞面前,都顯得有些不堪一擊了。
自己來主持,那就更加的困難了。
沒有辦法,這方面,皇後娘娘又要重新的接受一下培訓。而擔心鳳體初愈,又怕她累著病著的皇帝陛下當然是第一時間注意到皇後娘娘這一邊的動向了。
不過還好,雖然整個大典的過程拖拖拉拉,像是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不過,全程皇後娘娘需要做的事情,也只不過是念幾段祝詞,然後到桑田裡面摘幾片桑葉,最後選出一個個頭大的蠶寶寶放到桑葉上面就行了,至於其餘的什麼養蠶抽絲之類的,那都是下面有專人負責,另外的一些繁複的儀式,也都有專門的司儀官。
親蠶禮發展到了今日,在封建王權的逐步加強下,原本繁複複雜的禮制已經改了很多遍了,要不然按照最初的那個版本,從摘桑葉開始一直到織完布全都要進過皇後娘娘的手,那皇後娘娘覺得,要是真的這樣整完了,自己差不多也應該歇菜了。
緊鑼密鼓地準備完畢之後。皇帝也命令了欽天監選出來一個黃道吉日。
三月二十一 皇後率領內外命婦始蠶於北郊
首先是祭拜蠶神嫘祖,冗長的祭文極為拗口,只不過好在皇後娘娘之前練了一手,現在也不至於磕磕絆絆。
唸完了祭文之後,就是燒祭文禱告上天,同時敬奉上祭禮祭品,這一切都安然有序地進行。
直到最後一步,皇後率眾位命婦跪拜蠶神嫘祖,行六肅、三跪、三拜之禮。到了這一步,卻出了岔子。只要皇後娘娘一拜,祭壇就開始不安分的晃動。
一開始眾人還以為是地動了。讓那些平時沒怎麼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命婦好一頓嚇。只不過皇後娘娘剛一起身,便什麼事都沒有了。
便又開始照著儀式進行大典,只不過這一拜,又和剛才的情形一樣。如此這番,眾人以為又是虛驚一場。
第三次,皇後娘娘再跪下去的時候,卻被人猛的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