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自然是支援陳平安,而《星島日報》則繼續詆毀大業。透過雙方的口水戰,將陳平安創辦黑馬國際後。和邵氏、無線之間的恩怨完整而清晰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從最早雙方聯手,一個拍電影,一個提供戲院。合作共贏;到邵氏決定清盤陳平安提議購買部分戲院;再到邵氏擅自關停戲院,弄得《刀馬旦》差點連首映式都無法舉辦……一直到最後,陳平安收購亞視,和無線直接對抗,都在讀者面前一點點剖析清楚。
《東方日報》同時刊登陳平安從內地回港後的一次專訪,裡面著重闡述了陳平安對“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的態度。
“‘別人對我好。我會對他加倍好;別人對我不好,我是一定要還回去的’——這就是陳平安簡單而直接的恩怨觀念!”
無線電視臺。
“六哥。陳平安這次太過分了,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啊!”
剛出院的方怡華不甘心的向面前的邵一夫訴苦。請求邵一夫出面,把這次無線丟的面子找回來。
“你看看吧。”邵一夫把最近幾期的《東方日報》丟在方怡華面前。
方怡華簡單翻看後,問道:“陳平安這是想幹什麼?”
邵一夫嘆了口氣:“要不是看了這些報道,我也不知道我們跟他之間的積怨會這麼深。”
“那又怎麼樣?當初要不是咱們拉他一把,他能有今天?”
“或許是吧。可那又怎麼樣呢?現在的陳平安,已經到了我這個層次,你剛想象一個年輕人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赤手空拳創下這麼大一片基業嗎?阿華,在你的腦海裡,是不是一直把陳平安定位在當年那個拍了戲都要找戲院上映的小導演上?”
邵一夫說對了。
在方怡華眼中,陳平安一直就是當初那個小導演,靠著邵氏院線生存。雖然現在的陳平安早已不同,但她就是改不了最初的印象。
“他不過就是運氣好,趕上好時候,把握住了幾次機會罷了!”
“糊塗!”邵一夫很少發火,但今天看到自己的女人如此冥頑不靈,也忍不住了,“我沒有告訴過你嗎,現在的陳平安,早已今非昔比,如果把他手裡持有的股權都算上,他很可能是香港首富!”
方怡華清楚“香港首富”的分量,可她就是咽不下去這口氣:“六哥,那你說這次怎麼辦?難道任由他騎在無線頭上?”
邵一夫可不是個老好人。商場的爾虞詭譎,註定了老好人在這條路上走不遠,也不可能建立龐大的商業帝國。如果不是陳平安,又或者是幾年前的陳平安,邵一夫絕不會吝嗇讓陳平安明白明白,自己這個獲得過英女王冊封的下級勳位爵士的厲害。
可現在……
陳平安早已借《東方日報》之筆,表明其與無線之間純屬私人恩怨,並非仗勢欺人,所以邵一夫出師無名很難找到後援,一起對抗陳平安。
至於說自己獨自對抗,且不說陳平安跟港臺社團關系緊密,和澳門何家千金不清不楚,手握香港多家大型上市公司股權,難有勝算,就算勝了,也是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