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夏邑政府網> 第三章 鄒海龍救穹飛險丟性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鄒海龍救穹飛險丟性命 (2 / 2)

道士離開了一會兒,又有一個身影急匆匆趕到。那人來到近前,突然發現潘世麟倒在血泊中,急忙俯身將潘世麟扶起抱在懷中,大叫:“四弟、四弟!”

潘世麟睜開眼,看了看抱他的那個人,張了張嘴,說了聲:“楚穹飛……山下……白楊……寨……”然後,頭一歪,氣絕身亡。

“四弟、四弟!”抱著潘世麟的那人,連喊幾聲,不見潘世麟回應,便把潘世麟放在地上,抬眼向四處望了望,又看了看地上的血跡,從地上拾起潘世麟的飛鏢,把牙齒咬得咯咯響,用手在地上劃了一道深溝,隨後雙手插入泥土中,又扒又刨,一會兒便扒開了一個土坑,隨後輕輕放入潘世麟的屍體,草草掩埋後豎起一石塊,權當碑牌。爾後站起,說了一聲:“四弟!我沙振若報不得此仇,便枉為你的三哥!”說罷,仰天長嘯一聲,急扭腰身,消失在山林之中......

鄒海龍被道士救上山道:“侄兒,不要動!”

鄒海龍聽到道人呼喚自己為侄兒,心中一愣,仔細辨認後,立刻翻身跪在地上喊了一聲:“叔父……”

原來,這道士正是鄒海龍的叔父鄒青峰,只因他年輕時路見不平,失手打死人命,為逃避官府緝拿,跑上武當山,投師於“武當瘦佛”門下,得一道號“天元子”,隱居深山,練就一身超絕武功。後來覺得在山上過於憋悶,便整天遊走江湖。忽一日,天元子得知其兄鄒乾坤謝世,便頓生尋找侄兒鄒海龍的心思。鄒青峰離開武當山,四處打聽侄兒的訊息,卻總也不能如願。

正巧,今日在山中路過,見有人廝殺,便停下腳步隔著大霧觀看二人爭鬥。後見二人雙雙倒地,就從山上下來,發現其中一人正是自己的侄兒鄒海龍中了對手的暗器。於是,用鐵扇定住了鄒海龍的xue道,阻止了毒液在體內的擴散,又用丹藥逼出毒血,將侄兒救到山頂......

此時鄒海龍已完全清醒,便忍著劇痛,將剛才那事情的緣由敘說了一遍。

天元子聽後,暗中思忖。他知道,侄兒所殺的是江湖上的邪惡之人,但那“黑風四煞”確是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幫派。“黑風四煞”雖是異姓兄弟,可卻是情同手足,除老四潘世麟之外。其餘三人個個身懷絕技。當年,“黑風四煞”中老大屠彪曾被“飲血陰陽劍”的創始人宋錚救過性命,所以“黑風四煞”便將宋錚拜為師尊。

宋錚雖武功高強,但卻心胸狹窄,因聽信了謠言,懷疑楚氏家族祖傳的神效藥物“還魂丹”的秘方是偷竊宋家的,便與楚家結怨,總想尋機滅掉楚東海,討回秘方。但是,他對楚大俠的“追魂亡命劍”早有耳聞,不敢直面交鋒,便假借切磋武藝,暗下殺手,要除掉號稱“雲中劍”的楚東海大俠。不想,楚大俠被逼無奈,一時失手,反倒讓宋錚丟了性命!自此,“黑風四煞”便與楚東海一家結下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才使得楚氏家族慘遭殺戮,幾近滅絕……

天元子思來想去,暗中叫苦,他想到,連赫赫有名的楚大俠都未能逃脫“黑風四煞”的暗算,如今,自己的侄兒鄒海龍竟殺死了四煞之一的潘世麟,定然要招來殺身之禍!

天元子憂慮之中想到了一個主意,就對侄兒說:“侄兒,那毒鏢的劇毒甚是厲害,你雖暫時無性命之憂,但部分毒血已經滲入體內,故此,要接受我九九八十一天的醫治方可痊癒,否則,日後恐有不測!”

鄒海龍聽了叔父的話,急忙問道:“叔父,這療傷怎就用得了九九八十一天?過於漫長了!海龍覺得,再重的皮肉之傷,七七四十九天便已經是為上限,再多,孩兒我便等不得!”

天元子稍一皺眉,想了想說:“侄兒有所不知,天地之間當分陰陽,這七七為陰、九九為陽。四十九乃為七七之數,當屬陰;而八十一實為九九之數,則為陽,故此,經此天數方能夠採足陽剛之氣,確保侄兒你身體複原、內力如初!此數萬萬不能含糊!”

鄒海龍不知其中底細,也想不出再辯駁的理由,只好依從。他想到,楚公子一到白楊寨也就安然無恙了,因此也就安下心來,跟著叔父消磨時光。

天元子一邊每天胡亂採摘些草藥,假作為侄兒療毒,一邊帶著侄兒走向了武當山……

這一日,叔侄二人來到了武當山上,天元子將侄兒鄒海龍向自己的兩個師弟做了介紹。幾人相見後,便替鄒海龍找了一間屋子,讓鄒海龍住下。

天元子有兩個同門師弟,一個法號“地元子”,長相英俊,五綹須髯、面如紫玉,手使七節金鞭,智勇雙全,所向披靡;另一個法號“金元子”,性格粗魯,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手使雙刀,刀術絕倫,且有著極強的內力。

這金元子雖生性魯莽,卻是一腔俠義心腸。他見鄒海龍身形與自己相仿,也是使用雙刀,心生喜愛,便收鄒海龍為徒,整日裡向鄒海龍傳授雙刀之術。鄒海龍在金元子的教授之下,刀術日漸精湛。

不覺一晃一月有餘,這一日鄒海龍忽然想起,自己自負傷以來,雖然只有三十天,身體早已經複原,哪裡有什麼九九八十一天的必要!再加上心中掛念楚公子,便說出一定要下山去看望楚公子的意願。

天元子當初所說的九九八十一天,原本就是哄騙侄兒的,如今,見鄒海龍非要下山,便沉思半響,拿不定主意。

金元子是爽快之人,哈哈一笑道:“師兄不必過慮,盡可放他前去,不過……徒兒必須依從我的囑託,否則不準下山!”

鄒海龍連忙應承:“徒兒願聽師父教誨。”

金元子手摸絡腮胡須,說道:“此行下山,速去速歸,一不可義氣用事,二不可馬虎大意,若尋得楚公子便說服他一起上山,一者可避免仇人傷害,二者也可深造武功,待來日武功超絕之時,再報殺父之仇,豈不易如反掌?”

鄒海龍聽後,逐一記下,告別武當山,日夜兼程,向白楊寨奔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