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在不停地呢喃著:“化妖訣?”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法訣呢?
金燁聽說過妖獸修煉到一定的境界,可以選擇經歷雷劫,化成人形,以最求更快的修煉速度。
畢竟人形屬於道體,最適合修道,可是此刻金燁第一次聽說居然還有化妖的,這頓時就引起了金燁的興趣,快速地將全篇文字通讀一遍,然後就憑藉著自己過目不忘的本領,將它給記了下來。。。
正想再多讀一遍,好好揣摩一下其中的字句,沒有辦法,不管是哪一個古代或是修真世界,他們的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凡是文章字句,都是惜字如金,務求極盡精簡,講究微言大義。
這樣就造成了閱讀的障礙,尤其討厭的是它們都還沒有標點,一旦自己斷句錯誤,甚至會出現意思完全相反的情況。。
就比如論語中的“民可使由之”那一句就有多種斷句。
其一,可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翻譯說成:讓老百姓按照我們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第二種斷句則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釋為:如果老百姓能聽從君子的差譴),就順其自然;如果老百姓)不聽,就要讓他們明白為什麼派譴他們做這件事)。
其他的斷句方式自然也是有的,只是這兩種最為明顯,甚至連意思也完全相反,事關修煉,一步踏錯,危及性命,由不得金燁不鄭重。。。
更加上修煉法訣屬於類似於道家的典籍,出於保密或者這樣那樣的原因,這些的典籍中常常含有很多的暗語,如果不解其義,就根本無法瞭解上面講的是什麼。
金燁隨著玄真修煉,法訣中常見的暗語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問題是,明月珏上的功法是屬於上古的功法,誰也不知道無數年的傳承下來,其中的暗語是不是有什麼變化?
讓金燁欣喜的是,這種變化也是有脈絡可尋的,就好像在現代社會看甲骨文一樣,雖然是兩種相差甚遠的文字,但是一眼看去,還是可以根據現代文字認出不少的甲骨文來。
金燁現在也是如此,不停地在腦海中琢磨,對於法訣大概的意思也明白了一個七七八八。
首先化妖訣是一門變化之術,和西遊記中孫悟空隨心所欲地變化有所不同,化妖訣不能變成鐵石,只能變化成妖獸。。。
按照法訣上的說法,“人身為一小天地”,上古仙人發現了這個奧秘,從人體呼吸的出入、血脈的流通、營衛的執行、的氣化、陽氣的升降、毛竅的開合、神志的興息等等,都可以看得出人體內的變化在隨著四時陰陽之氣的盛衰變化而變化
。
法訣把人身歸納為二十六個部分,都恰好與天地的法則相符合。如人的頭是圓的,在人身體的最上面,就像天一樣;腳在人身體中的最下方,平平正正,就像大地,人們常說天圓地方,看來人身體中也自然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