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的硝煙已經散去兩日了,偌大個襄陽城中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喧鬧。人們都在議論新近登上高堂的這位華文軒到底是個什麼來路。
在原本劉表的府邸裡,也是一片喧囂,他們的爭議主題也是一個人,劉表。
華文軒端坐在臺上,聽得臺下兩方人在相互辯駁,雖是言之鑿鑿,卻始終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諸葛亮、陳登堅持要將劉表軟禁在襄陽,畢竟劉表乃是朝廷明詔敕封的荊州牧,號令無知百姓還是可以的,而且有劉表在手,江陵的劉琦便不敢輕舉妄動。
徐庶與簡雍等人則建議將劉表放歸江陵,一方面可以大亂江陵目前的政治平衡,另一方面可以彰顯華文軒的大度,搏一個仁德之名。
華文軒萬萬沒有想到,坐在主公這個位置上沒兩天,便要面對如此難題,面對互不相仿的兩方,一時間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華文軒見一時也爭辯不出個對錯,便站起身來,安撫道:“兩種意見各有利弊,既是互不相讓,請諸君給我一點時間考慮一下,晚些時候再做決斷!”
諸葛亮與徐庶習慣性地把這種辯駁當成正常交流的方式,倒也沒有面紅耳赤,齊齊拱手稱是。
送走了一干謀士,華文軒留下甘寧和趙雲來到後院。
每日隨這兩員猛將習練武藝已是華文軒自關羽死後的習慣了,趙雲槍術無雙,專教華文軒持棍時的攻防之法,因為他自帶異術,那鐵棍觸及便可電倒一人,所以趙雲將他那百鳥朝鳳槍中的點挑刺撩悉數傳教給了華文軒,但有機會便讓華文軒以棍對戰甘寧,初時,華文軒不過十招便亂了陣腳,會被甘寧那把鈍刀砍的骨頭生疼,漸漸地已是能扛上些許時間了。
只是今日,華文軒心中有事,又是不過十招便腳下拌蒜,被甘寧一記追砍劈中了右肩,看得趙雲擠了擠眼睛,連聲呵斥道:“文軒是不是有心事!怎得又是不出十招便敗了?難道子龍這槍法比不上興霸那亂劈柴?”
“什麼亂劈柴!”甘寧頓時不樂意了,“我這刀法雖是自創,也是有名號的!亂劈柴是什麼玩意?”
華文軒見兩人也要爭執,連忙擺手說道:“興霸兄刀法凌厲,子龍兄槍法精妙,一是文軒學藝不精,二是確實心中有事,怪不道兩位哥哥身上!”
趙雲和甘寧心知華文軒仍在為劉表之事分神,便收了兵器,來到華文軒身旁,甘寧抿了抿額上的汗,安撫道:“他們這杆子文人,就喜歡沒事爭辯幾句,辦事又不爽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需為這事煩心!”
趙雲在一旁插話道:“兩位軍師也是因為角度不同,才會有意見分歧,能謀者並非善斷,這事,文軒還得拿個主意才行!”
華文軒看向兩人,說道:“若是兩位哥哥來選,你們會如何決斷?”
甘寧瞅了瞅還在細想的趙雲,笑道:“若是我,便放那劉表回去,老子先禮後兵,人我放了,但江陵遲早還要打的,若想免受二次侮辱,不如趁早獻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