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話鋒一轉,“不過這廳堂之上,仍有人認為曹公生前所愛,乃是子建公子佔多,無論才情胸襟,皆是子建公子更像曹公!”
胸襟?這是暗指曹丕殺了歸降的張繡麼?華文軒眼珠一轉,荀彧這是要鬧哪樣?他到底是站邊哪裡的?
華文軒正醞釀如何作答,宗親中又站起一人,聲色俱厲,卻是剛剛從河內前線返回許都的曹洪,
“孟德生前每與我等醉酒,所言最多的便是昂兒,每每惋惜起來都備言子桓乃形似,子建卻是神似,唯有昂兒盡得真傳,只可惜死於張繡的亂軍中!”
曹洪看向卞夫人身側的兩子,“昂兒若在,我等皆不必有此煩惱,但時至今日,要我說,形似不如神似,子桓弓馬嫻熟,常年參議軍務,便隨叔叔們馳騁沙場好了!讓子建在這朝堂上陪這群酸儒打嘴官司吧!”
華文軒看向這個赤眉亂髮的將軍,心想:史書中曾記載曹洪與曹丕不和,看來這積怨從這麼早的時間就開始啦?
文臣那邊也站起一人來,身形乾瘦,馬臉鵝頸,兩撇小鬍子愈發讓此人顯得略有猥瑣之形,但人不可貌相,這卻是曹操極度仰賴的“在世張良”郭嘉郭奉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洪將軍此言差矣!子建公子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卻從未進過行伍,如今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北有袁紹,南有劉表、袁術,當鬚子桓公子這般的文武全才方可穩定局勢,徐徐圖之!”
郭嘉似乎癆病已初現,洋洋灑灑一席話說完,便止不住的咳嗽起來,人群中的賈詡露出了驚異的神情。
宗親、士族,武將、文臣,雙方各執一詞在廳上相互攻訐,彼此辯駁,一時之間竟無人彈壓的住場面。
荀彧站在華文軒面前,眼睛卻逐漸眯了起來,充耳不聞這爭吵聲。
華文軒夾在中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老半天才聽出個大概來。
看來曹操底下的人,因為擁曹丕,還是立曹植已經清晰地劃成了兩派,一派以曹氏宗親為首,以曹操更偏愛曹植為由,聯合大部分武將及個別寒門文士建議讓曹植繼承曹操的爵位;另一派,以郭嘉、程昱等謀臣為首,以遵循古制當立嫡長為由,聯合豪門大族和個別新降武將,堅持擁立曹丕。
華文軒不由感覺這件事太過棘手了,看似只是簡單的家事,卻讓各懷心思的文臣武將紛紛站隊,郭嘉、程昱以及幾個大家族擁立曹丕,遵循古制是一方面,貪圖擁立之功才是本心;曹氏宗親擁立曹植,不見得真的就為曹操偏愛,曹丕行事作風與其父過於相像,手腕卻是耿直的沒有一絲通融,得罪過好幾個勳貴,而且曹植年幼便於控制,這,恐怕才是他們真正的想法。
但是最讓華文軒感到恐懼的,恰恰是眼前這個風輕雲淡的荀彧。
身為朝中漢臣之首,背靠族人遍佈朝野的潁川荀氏家族,在這百官都爭得頭破血流的擁立之事上,表現得卻是如此的輕描淡寫,堂上一席話,只引出了兩派相爭,自己卻絲毫沒有站邊的意思。
想到這裡,華文軒不禁身上起了一陣冷汗,這荀彧怕不是代表了第三方勢力吧?
眾官還在爭吵間,忽然門房領著個宦官來報,
“皇帝車輦已至相府門外,眾官速速接駕!”
華文軒大吃一驚,扭頭轉向荀彧方向,果然,荀彧的嘴角閃出了一絲冷笑。
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萬沒想到曹操一死,這荀彧會來這一手!
喜歡三國雷神請大家收藏:()三國雷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