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董氏後裔>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迎天子(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迎天子(二) (2 / 2)

朱和楊琪兩個商議:“如今曹操成了大功,必掌重權,如何容得我等?”乃入奏天子,告老還鄉。

小皇帝一日命人至曹操大營,宣操議事。操聞天使至,請入相見。

只見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曹操暗想曰:“今東都大荒,官僚軍民皆有飢色,此人何得獨肥?”

因此問他說:“公尊顏充腴,以何調理而至此?”

那人笑著回答說道:“某無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

曹操乃頷之。又問道:“君居何職?”

那人絲毫不以為忤,回答道:“某舉孝廉。原為袁紹、張楊從事。今聞天子還都,特來朝覲,官封正議郎。濟陰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曹操避席曰:“聞名久矣!!幸得於此相見。”遂置酒帳中相待,令與荀彧相會。

曹操見董昭言語投機,便問以朝廷大事。

董昭回答的很淡然:“明公興義兵以除暴亂,入朝輔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諸將人殊意異,未必服從。今若留此,恐有不便。惟移駕幸許都為上策。然朝廷播越,新還京師,遠近仰望,以冀一朝之安。今復徒駕,不厭眾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願將軍決計之。”

曹操握著董昭的手,大笑著說道:“此吾之本志也。但董卓在雒陽,大臣在朝,不有他變否?”

昭曰:“易也。以書與袁紹,先安其心。明告大臣,以董卓倒行逆施,欲車駕幸許都,近魯陽,重開朝廷,庶無欠缺懸隔之憂。大臣聞之,當欣從也。”

曹操聽聞,面色大喜,牽著他的手說道:“凡操有所圖,惟公教之。”董昭稱謝而去。

曹操這才在第二天與眾謀士密議遷都之事。

而侍中太史令王立私謂宗正劉艾曰:

“吾仰觀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鬥牛,過天津,熒惑又逆行,與太白會於天關,金火交會,必有新天子出。吾觀大漢氣數將終,晉魏之地,必有興者。”

又寫上密奏給獻帝說:“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

這時候曹操都還沒有自己的地盤,這個魏字,自然也是毫無辦法?!!!

曹操聞之,明面上讓人告訴他:“知公忠於朝廷,然天道深遠,幸勿多言。”

但實際上卻又偷偷召集荀彧議事,荀彧笑著回答說:“漢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許都屬土,到彼必興。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興者。”

曹操這才應允下來!次日,去見小皇帝,上奏前他誰說:

“雒陽一直為董卓佔據不可攻打;更兼轉運糧食艱辛。許都地近魯陽,城郭宮室,錢糧民物,足可備用。臣敢請駕幸許都,惟陛下從之。”

小皇帝戰戰兢兢不敢不從;群臣皆慎操勢,亦莫敢有異議。遂擇日起駕。曹操引親自軍護行,百官皆從。

行不到數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聲大舉,數名將領領兵攔路,一員武夫當先,大叫:“曹操欲劫駕何往!”

待的曹操出馬視之,見那人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夏侯家的兩兄弟輪流出馬與那員猛將大將交鋒。

喜歡漢末董氏臣請大家收藏:()漢末董氏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