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宋書·符瑞志》有雲:“嘉禾,五穀之長,王者德盛,則二苗共秀。於周德,三苗共穗;於商德,同本異穟;於夏德,異本同秀。”
前世,她希望自己的寫作事業能獲豐收,事事吉祥。
這輩子,除了這些含義之外,她也誠心感謝神靈的恩賜和保佑,讓她能重活一世,擁有健康的身體,漂亮的容貌,聰明的大腦和疼愛她的人。
所以投稿的時候仍然用了這個筆名。
“九月刊?”何明月十分吃驚,“你暑假就投稿了?”
“嗯。”葉嘉宜點頭,“高考完就寫了幾篇小說投稿,沒想到就發表了。”
“哇,《收獲》《十月》《小說月報》全都是全國性出名雜志。你的小說竟然能登上這樣的雜志,厲害!”秦蓁道。
“承蒙各位編輯的賞識。”
聽到這話,那些不服氣的同學也說不出話來。
如果只是一家雜志,還有可能是像宋靜芝這樣,家裡有長輩在這家雜志社,或認識這家雜志社的人,走了後門。
這麼多家雜志都過了稿,那隻能說明葉嘉宜文章的水平確實厲害,都能入大雜志編輯的眼。
“一會兒我一定去圖書館,拜讀大作。”有些同學態度熱絡地道。
作戲誰不會?葉嘉宜很謙虛地一笑:“大作不敢當,還請多多指教。”
下課後許多同學都直奔圖書館,果然在那些雜志上找到了署名“嘉禾”的小說,讀過之後都心服口服。
不得不承認,宋教授對葉嘉宜同學的文章點評得很到位,確實是文筆好,立意佳,寫作水平是相當的高。
雖然有些小說的主題不夠深刻,但又不是大文豪,對於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小姑娘來說,寫得這樣已經夠好了,完全夠水平刊登上這種全國性大雜志。
宋教授聽聞此事後,找了這些文章看過,在課堂上又誇贊了葉嘉宜一番。
吳芷見王影安的目光越來越多的落在葉嘉宜身上,她心裡暗恨,在班上大聲道:“大家看了網路上的那篇《夢今生》了嗎?我覺得比《第一次親密接觸》還要好看。我強烈推薦!咱們是新時代的文學青年了,網路上的優秀小說咱們可得看看。”
葉嘉宜寫的那些小說,她都看了,寫的都是現實題材。深刻倒是深刻了,可吳芷覺得太過嚴肅深沉。現在年輕人誰還寫這些東西?一點也不時髦。
她要向大家推薦《夢今生》,大家一定會喜歡上這篇小說的。
葉嘉宜聽了這話,面露古怪。
《夢今生》,不是她在網路上發表的小說嗎?
現實題材和網路文學還是有壁的。別的且不提,前者基於現實,要反應社會現實,剖析人性;後者更加天馬行空。
作為一個網路寫手,她更習慣後者。
更何況,第一篇有影響力的網路小說已於今年三月就誕生了,年輕人喜歡之餘,就想在網上找找代餐,正是她可以出手的時候。
所以技癢之下,她就寫了一篇中篇小說,起名叫《夢今生》。
宋靜芝輕瞥了葉嘉宜一眼,對吳芷露出感興趣的神情:“在哪裡看?你告訴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