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油漲價,各種特殊金屬有價無市。”
“這些東西都與戰爭有關,為什麼會緊缺?因為有人買空了。”
花一點錢增加資本以吞取更大的蛋糕。
“可那畢竟是租界,要是搬進去了,不得受那些洋人管?”
雖然他們自己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可到底都是同一個血脈,大娘一想到以後要被那些洋人管,心裡就有些不是滋味。
“那咱們報社的報社也要搬進去嗎?”三娘問道。
“報社就不用了,紡織廠也不用搬,咱們一家人搬進去就行,這兩個廠每天抽時間出來看看就可以。”安景之解釋。
真要把那麼多人全都遷進去,也沒有那麼大的地盤收留。
三人對於安景之看戰爭形勢的眼光非常信服,雖有萬般不捨,但也只能開始準備搬家,這間房子他們也不打算賣掉,就放在這裡,讓工廠的那些工人幫忙看著。
而安景之刊登在報紙上的通俗小說也全都變了一個風格,以家國情懷為主。
寫愛國的文章次數也慢慢增加,偶爾寫一寫經濟,關於戰爭的事情他再未碰,接下來的形式已經不用他寫了,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
……
“賣報賣報!漢奸魯林平遇刺!英雄留下名號,段三刀!”
“賣報賣報!漢奸魯林平遇刺!英雄留下名號,段三刀!”
報童沿街叫賣,很快引起了國人的注意,大家三三兩兩的把報童攔下,購入一份報紙。
“好!活該!”看著報紙上倒在血泊之中的漢奸魯林平的模樣,有人拍手叫好。
“真是個好樣的!這個段三刀是個英雄!”
買了報紙的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從山河先生的那篇小說刊登之後,這刺殺漢奸的人越來越多。”
“怎麼不是?吳國中守城戰死的情節剛出來的那天,漢奸遇刺的事件就發生了五起。”有一人豎起五根手指道。
“依我看是大家都被山河先生的小說激起了心中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