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汗血寶馬是大宛國特有馬種,中原人就叫此馬為大宛馬。此馬日能行千裡,夜行八百,身形矯健之極,民間有句話“千金散去,一馬難求”。而後人們改名為汗血寶馬,名字由來是因為它的皮薄而潤毛深且紅,流出的汗從遠處看去酷似灑上了鮮血,還有另一個名字由來之事,這倒與漢武帝劉徹有關:漢武帝愛馬,故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黃金做的馬模型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經過4000多公裡陸地行軍,到達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阿斯哈巴特城)。大宛國王愛馬心更切,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鬱城,但並未攻下,只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徵,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餘汗血馬1000多匹。此馬是以很大的代價與大漢眾多兵士的性命換來的,名取汗血。
劉徹眼掃眾武將,道:“這馬性野,愛卿們可有能訓之法啊?”
大將軍周亞夫上前,拜道:“老臣願意一試。”
劉徹笑道:“好,周老將軍,這馬性烈,你可當心。”
周亞夫叩首道:“承蒙皇上關心!”
周亞夫來到汗血寶馬身前,汗血寶馬的眼神更顯尖銳。他剛跳上馬背,這馬便狂性大發,躁動不安,突然猛的狂賓士走。
不時,周亞夫便被摔下馬來。
緊接著,此次隨衛青出征大勝歸來,被封事騎侯的公孫敖也上前試馬,很快也被汗血寶馬狠摔在地。
許多的將軍在馬背上生活多年,有不少的養馬之道,卻對這匹汗血寶馬毫無辦法。
劉徹把目光投在了衛青的身上,道:“衛愛卿,你可有訓這畜生的良策?”
衛青叩拜道:“臣願試試。”
衛青上前,一躍上馬,立即用雙腳夾緊馬腹,如坐針氈,任由這汗血寶馬怎樣跳動狂奔。
很快,這汗血寶馬終被衛青訓服,它消停下來,便得溫和許多。衛青一揮韁繩,汗血寶馬馳風而奔。
片刻,衛青騎馬回來,拜笑道:“陛下,此馬果然天生的好腳力!”
劉徹笑顏道:“衛愛卿可喜歡?”
“臣……”
衛青下馬叩拜,一時不知道怎樣回答。
劉徹笑道:“衛愛卿,如果你喜歡,此馬就歸你了。”
衛青誠惶誠恐,立即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微臣何德何能敢受陛下如此大恩。”
劉徹臉上露了些不高興,道:“衛愛卿莫要推遲,這也是皇命。”
衛青感激,叩首道:“臣,謝主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