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伍是一個喪心病狂的藥學家,他長年累月研製一種藥物從未獲得成功,偶然的一次失敗讓他得到了“白逝川”這個藥劑,但是他沒有在意,仍然專注於研究他的藥物,甚至把半成品“捐贈”給福田院,實際上是利用福田院的孩子們做人體實驗,導致了福田院孩子們全部死亡,而曲伍此行為被檢舉揭露,引起軒然大波,餘太守顧及他是複壁之人,於是替他瞞天過海。此時南越發起進攻淮陰的戰爭,曲伍提出使用“白逝川”,但是他已經不能在以藥學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了,於是他讓他的兩個助手替他行動,也就是夏言禮和畢連。
畢連是他學院以外的徒弟,他時常去畢連的公寓指導他做實驗,然後他們在那裡研製出來了“白逝川”。
而計劃中也有在合適的時機殺死複壁七人,並且偽造成是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想要為丹陽谷血禍報仇的遊俠義士所為這一環。
但是這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計謀,因為不管怎麼說,他們還是丹陽血禍的同謀。直到畢連突然殺了餘太守,夏言禮想到了一個更好的故事:
畢連是他的徒弟,他常常去他的公寓指導他做實驗,卻因為失誤做出來了“白逝川”。但是曲伍沒在意,他繼續研究自己的藥物,並利用福田堂的孩子做人體實驗,事情敗露後,餘太守替他瞞天過海,直到南越發動戰爭,曲伍把“白逝川”應用於戰爭。
畢連只是和他一起失誤研究出來“白逝川”,而沒有參與決定把這種藥物用在戰場上,畢連的實驗室必須要計算在內,如果實驗室被發現反而會降低曲伍的嫌疑。
而夏言禮也只是他的一個徒弟,他從來不知道白逝川和複壁的事情,這一切都是可以成立的,因為餘太守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暴露過夏言禮和畢連是提出這個提案的人,複壁又極為保密,那六個人一死,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他們進入到複壁過。這樣就可以完全把罪名從二人身上摘除。
戰後成立朔越聯盟,曲伍被餘太守叫到複壁單獨議事,餘太守承受不住朔越聯盟的壓力,要把始作俑者曲伍交出去,曲伍殺死餘太守,把現場佈置成遊俠所殺,又把其他五人引來一併燒死,最後逃之夭夭。
而現實是夏言禮把案發現場偽造成遊俠所殺,他相信報刊記者一定會報道是遊俠燒了複壁,曲伍收到小童發信卻因為一些事耽誤了沒到複壁參與議會,然後曲伍會看到報紙,當他得知遊俠要殺死複壁之人為南越軍報仇之後,他定然不敢隨意現身,這樣就可以把罪名扣到曲伍頭上了。
最後一步,就是柳疏說:“夏公子,你認識曲伍這個人嗎?”
夏言禮說:“我只聽說過這個名字,在醫院裡讀過他的著作。”
“我在你房間裡發現的那份檔案看起來和藥物有關,我不太懂這些,而裡面又頻繁提到一個名字——曲伍。”
陳青潮經過,偶然聽到這個名字,他問:“曲伍怎麼了嗎?”
柳疏說:“陳公子你認識他嗎?”
“我認識,他曾經是夏言禮的戲迷,後來又是他的老師。”
“能否請陳公子詳細說說?”
“我就知道這些。”
李絮塵說:“陳公子原來知道的有限。”
陳青潮已經忘了昨晚他和李絮塵說了什麼了,他聽到李絮塵這麼說,不禁有點慌張。
柳疏說:“那陳公子知不知道曲伍現在何處?可不可以帶我們去拜訪他一下?”
“我只知道他工作所在的大學。”
於是陳青潮帶著柳疏他們去大學拜訪他。
他們去了才知道曲伍已經辭職很久了。
他的辦公室也已經被新的老師使用,他帶走了自己所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