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2024.06.05
一晃都快到期末了,每學期到期末的時候都特別忙。
積攢了一個學期的課程,匆匆忙忙地開始複習。還有學院組織一個學期的kpi……複習這種事,幹三年了,回回都說從開學起就要好好學習,每每開學後遇到新的課程和老師就再次懈怠,以至於到了期末悲劇上演。還記得大一的時候趕上封校上網課,網課嘛上課的時候大多不太用心,尤其那段時間學的都是些數學類經濟學類的課程。不是純背誦,偶爾還需要點邏輯思考和分析,期末複習的壓力巨大……微積分考試前大概一週的時間每天都在刷學校錄播的課程影片,從早上八點看到淩晨一點,看完學校的再帶著筆記去看小破站上宋老師的課,好在那個時候老師也是心善,額外抽時間給我們複習答疑,算分的時候也是盡力而為的撈撈了。
這樣艱苦卓絕的複習經理數不勝數,我一度思考,倘若我用當年那種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來備考公考,大概也不至於到現在還欠下一大堆的進度。但轉念又想,倘若用高中那樣的狀態來備考,大概也不需要這麼激進的學習狀態。
這學期的考試壓力其實小了很多,一來考試的課程少,許多課程在考試周之前就陸陸續續結課了,小測驗、實驗報告、小論文,這些形式的結課方式都比算績點還考試的要輕松許多。如此算下來我們只有五門課程要進入期末備考狀態,三門績點課程不能忽視,一門選修課比較隨意,一門專業選修需要稍微費點心思,畢竟是口試誰能想到這個時候了來場畢業答辯的模擬呢?口試形式,準備一篇研究論文,準備口試ppt,現場三位老師在演講結束後進行提問現場作答)。三門績點課程是實打實的專業課程,偏向於理解背誦,背誦量,巨大。
但這都不算啥,畢竟這段時間已經把公考的備考計劃暫且擱置了,準備一心一意全方位備考期末。但是,學院組織的kpi任務接踵而來,給我本不富裕的時間雪上加霜……
本人就職宣傳部,宣傳部每年的kpi爆表。因為只要其他部門搞活動我們就要負責前期後期的宣傳內容,kpi都是被動增加的……學校老師辦活動喜歡在週三,學校公休的時候,一來他們有時間,二來學生有時間,來聽講和參加的人或許會多一點。但說實話,才不是這樣,像我這種沒有上進心的,只要每學年的積分足夠了,絕對不會主動去聽什麼沒意思的刻板講座,除非是比較有名的或許會在開始的時候去旁聽一段時間。
由著這種種原因,每每到期末,各個部門的活動紛沓而至,一週一兩個活動還好;但往往這段時間一週可能有四五場活動。再加上臨近畢業季,還要負責學院畢業生的相關事宜,種種撰稿排版,弄得人頭昏腦脹。不僅部門成員抵觸情緒激烈,我本人也是自顧不暇,常常忘記到底哪天有什麼活動。
但工作量大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各個部門的活動繁雜,也有我們部門自己的原因。撰稿需要根據每場活動進行調整,總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去聽講去揣摩,這無可厚非。但排版不是,排版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我們並不強求要自己重新做一個模板,更多都是直接套用現有模板,調整文字格式和圖片位置即可,我個人制作一篇排版的時間大概在十到十五分鐘,但他們卻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而直到現在,有的同學連怎麼調整頁面邊距、怎麼首行縮排都不知道……即便交了很多次,講解影片也錄了很多,但是收效甚微,故而每次他們完成後我還需要糾正錯誤。但糾正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花費時間後還要交到我這裡重新調整。
一不小心就說了這麼多。
在學院工作的這三年,其實收獲很多,但是我仔細想了想,如果給我機會,我或許不會選擇來這裡工作。又或者我會選擇換一個部門。運營官方賬號過於費事費時,稿件要交給主講老師審核內容,還要交給學院領導審核政治性,而後排版,也需要再次給老師進行過目,每一次審核都需要時間;而且官方帳號畢竟代表著學院的形象,每次進行工作的時候其實都有壓力,生怕真的出現什麼錯誤。
當然,還是出現過一些問題的。
說出來之後好受多了。
前一段時間一直牙疼,智齒的問題,高考之前就查出來了,一直拖著沒去拔。說是不想耽誤這個不想耽擱這個,想吃這個想吃那個,其實我細細想了下,我大概就是懶得動,懶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