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太太說完話,好一會兒都沒聽見李氏開口說兩句附和她,不滿地看了她一眼,不由又惱這兒媳愚笨沒眼色,與她多說也是白費心機。這也罷了,偏朱老太太一轉頭卻正好將紅珠這走神的樣子看了個分明,一愣之下,莫名地想起來什麼。
朱老太太皺眉,想了一陣還是將話說透了,只道:“我看你們是不曉得他跟自家親舅舅吵了些什麼呢。若你們曉得了,也就不是這麼個模樣了。這人旁人如何看我不曉得,但我瞧著,雖不壞,但也絕不如何好。”
她冷笑兩聲,“曾涯當年見他父母雙亡,年幼孤苦,便好心接了他家來,原想著多養個人也就是多一副碗筷的事,左右他們曾家也不缺那幾個錢糧。他長到五六歲,曾涯就讓他跟著曾家兒子們一道讀書,沒成想幾個一道讀書的,就賀鳴衡一個顯出能耐來,曾涯那幾個親兒子都不成。這也罷了,天資的事不好說,曾涯也不是個容不得人的。便是兒子不開竅他有幾分遺憾,但瞧見賀鳴衡出息他也高興的,半點沒去阻撓,還越發給他延請名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轉過三四年,曾涯見兒子們大了,就開始帶著兒子出入衙門了,想著讀不成書,這衙門裡的差事還是可以接著辦的。衙門裡的活可不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傳著的。又誰個曉得,正經被曾涯領著去的,半點本事沒學到,湊趣跟了去,在一旁才聽見看見三四分的,卻極通透有手段。沒兩年,這衙門裡頭的書吏差役竟跟賀鳴衡稱兄道弟起來,倒把曾家那個兒子都扔到後頭了。我也不說他如何處事,只聽這結果你們也該明白,他是什麼個心計,他有什麼能耐?能是個良善淳樸的人麼?”
李氏向來心思就不在這些個上頭,以往只曉得賀鳴衡能幹,卻也沒多去揣測,一時聽了這話,倒好有些被嚇著了。她張了張口,半響才說出一句話來,“若不是娘說,我還真沒想到,他,他可是個厲害人。”
一旁紅珠卻隱隱覺得朱老太太說得偏頗了些,可到底紅珠活了兩輩子都是普通老百姓,衙門裡頭的陰私隱秘紅珠是道聽途說,要緊底細都是不懂的,賀鳴衡能這般出頭,到底不一般,與她們而言,實則多幾分警醒也並無不可。論起來,賀鳴衡也不過是個鄰居,紅珠大抵還是少了幾分睦鄰友好的心思的,人犯不著她,她又何必時時盯著人呢。
朱老太太又說:“他能幹本事,若守著本分倒也罷了,聰明人誰不喜歡?偏他能耐了,卻不安分了。曾涯如今年紀大了,眼看衙門裡的事兒子接不下來,便也想著讓賀鳴衡去。又想著親上加親,把女兒嫁給他。誰知那賀鳴衡心大,兩者皆看不上。年前一言不合,就搬出來了。”她哼一聲,“我年紀大了,聽來這些話也不過當個消遣,背地裡說兩句這人不安分,不識抬舉。這還是輕的,若換了個潑辣厲害的,怕是張口就罵他忘恩負義大逆不道了!”
李氏聽完,到底信了七八成,便搖頭道:“若真是如此,他是不對的。”說罷嘆了口氣,莫名地看了眼紅珠。
紅珠卻沒留神李氏這舉動。她想著朱老太太的話只覺得好笑,罵人忘恩負義大逆不道的少不了朱老太太一個,她還敢說她自個心善呢。紅珠生怕被朱老太太看出端倪,便垂著頭不言語。
朱老太太見此只覺得這兩母女都信了,這才住了嘴。
又說兩句,紅珠就岔開了話題問起朱三寶。其實見了朱老太太和李氏有這心思在屋裡閒話,三寶那兒多半是無礙的。
果然朱老太太神色還算平靜,答道:“早上就退了熱,只是不安分,哭一會兒歇一會兒,沒個消停。我在那屋裡是待不得的,若在那兒還不被他鬧了半條命去。左右這病得有個幾天,如今算是穩了,我也放心了,叫盼兒看著就是了。”
紅珠聞言也放心了,又問起朱伯修來。得知一大早朱桂達就送了他往客棧去住,連書籍行李都帶上了,不考完是不會回來的。昨兒個姜氏和盼兒守了三寶一夜,如今姜氏熬不住睡下了,朱桂達本要守著人,見三寶退了熱,便還是叫盼兒和朱紫蘭看著,自個往前頭去開了鋪子。
紅珠去看過三寶,見果是無事,又去幫著朱紫蘭熬藥。待那湯藥熬好了,又回來幫著盼兒一道餵了藥。見時辰差不多了,紅珠這才說去食鋪裡,臨走前李氏還說早把她的衣裳都帶了來了,晚上忙完了紅珠可以直接來朱家。
紅珠心想她若不來,李氏怕也不回去,便答應了早些回來。
喜歡小戶人家請大家收藏:()小戶人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