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張曉峰正吃著蘋果,劉寶山走了進去,問道:“曉峰,感覺好點了沒?”
“叔,我好多了,不疼了。”
劉寶山長出了一口氣道:“當我趕到工地時你們倆已經被急救車送到了醫院,我擔心死了,真怕你出啥事我怎麼跟你父親交代了。”
“沒事了叔,我是不是能出院了?”
“還不能,等身體徹底好了你嬸要過來接你。”
劉寶山再看了看躺在病床上不能動的馮德志,道:“馮叔,謝謝你了,什麼都不要想,就是安心養傷,把身體養得好好的。”
馮老頭活動了一下脖子,點了點頭道:“多虧了曉峰這孩子,要是沒他,我這條老命都沒了,曉峰是個勇敢的孩子,是個好孩子。”
劉寶山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都聽說了,幾乎每個人都稱贊張曉峰。工人們甚至要組織起來給醫院的這兩個英雄捐款,他制止了,能有主動捐款的心當然是好樣的,可是他們是為了公司受傷住院的,理應由公司來出這筆錢,工人們掙點錢都不容易,那可是一滴一滴汗珠換來的。
他最瞧不起那些對員工扣扣捏捏的公司,一有點啥事就鼓動員工捐款,而且是硬性指標,必須捐,領導們則是大把大把往自己兜裡塞錢,對外吹得要把自己和公司捧上天一樣。
還有一些領導只注重外表,從來不考慮公司的內部問題,天天在外面把自己和公司包裝成老虎,要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無所不能的樣子,等公司的問題被放大後變成了綿羊,只能呆在圈裡不能見人。
劉寶山當年在省城打工時就是看不慣那些只會壓榨和剝削員工的公司,帶著一幫老鄉回到縣城創業。他的宗旨是隻要大家在一起,哪怕是一天也好,有錢大家共同賺。他是一個會說會做的人,不同於其他光說不練、表裡不一、自認為很高尚的一些人。
每當公司工人們家裡有點啥事,劉寶山都會竭盡全力給予幫助,所以他身邊有一幫固定的工人們,他還給他們蓋起了家屬樓,解決了工人們的後顧之憂,人們都死心塌地的跟著他,這對於一個建築公司來說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有了這樣的老闆,員工們都是百分百努力工作,其他公司員工能有百分之三十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就非常不錯了。而且每個員工提起他都是贊不絕口,即便是那些被動離職的員工提起張寶山這三個字都豎起大拇指。
劉寶山和夫人傅娟開著車來接張曉峰出院,帶著他去了全國著名的連鎖火鍋店小綿羊吃大餐,還領著他買了好幾套新衣服。
回到家後劉寶山看見不爭氣的兒子劉信陽也在家,就沒好氣起來。劉信陽看見張曉峰後就上下打量了打量,傲慢地道:“哪來的這個土包子,穿得破破爛爛。”
劉寶山眼睛一瞪,傅娟趕緊道:“陽陽,別亂說話。”
劉信陽“哼”了一聲,趾高氣揚地開門走了出去。
劉寶山氣的大眼瞪小眼,自己的老婆傅娟是中學的特級英語教師,當年就是看上了自己的善良和能幹,義無反顧地辭去了省城重點中學的工作跟隨自己來的縣城創業和發展,如今已是縣中學的副校長兼英語教研組的組長。但他們倆就是教育不了自己的兒子,劉信陽今年十五歲了,不好好上學,和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少年成天在外面打架鬥毆,自己不知道替兒子處理了多少這方面的事。每每氣得他咬牙切齒,真想狠狠地動手教育兒子,可是到頭來還是下不了手。傅娟當年身體不太好,好不容易有了兒子,小時候兩口子當成掌上明珠,天天寶貝寶貝地哄著,沒想到大了以後就成了這個德性。
每次兒子不著家時他都眼不見心不煩,懶得去找他,都是傅娟出去把他尋回來。一想起兒子他就長籲短嘆,怪兒子小時候自己對他太寵愛了。
“曉峰,快過來坐。”傅娟招呼著,給他倒了杯水,道:“曉峰,不要太拘謹了,以後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這是一套標準的三室兩廳兩衛的佈局,裝修的漂亮大氣,純木傢俱與色調給人一種舒適與明亮的感覺,絲毫沒有奢侈感覺。
“曉峰,你就安心在這住下。”劉寶山邊喝茶邊道:“瑩瑩上學的事我已經安排好了,到時候直接去學校就可以了。”
“謝謝劉叔。”張曉峰激動地道:“瑩瑩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嗯,你有事能想到來找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記得以後再有啥事一定要再來找我。”
“知道了叔。”張曉峰心裡很感激劉寶山,但他不知道怎麼去表達。
一晃幾天過去了,開學的日子快到了,夫人傅娟帶著學生們去省城參加英語辯論賽去了,劉寶山開著車把張曉峰送到了車站,原本他想送到村裡,可是有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只能遺憾地送在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