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很沒創意地給自己設定的元神之路起名。
就在此時。
他圓潤無暇的心靈一陣波動,識海之中,忽然出現了石之軒的畫面。
方明當即起身,走出寢宮,揮退侍衛,獨自一人,踱步到了御花園之內。
月色冷徹。
庭園深深,但見奼紫嫣紅,寂寞春庭,與白日的喧囂奢華相比,更別有一番滋味。
“石大師!好久不見!”
方明轉過一叢翠竹,就見到了青石之上,對著明月發呆,彷彿傷心之人的石之軒身影。
“聖上好手段!”
石之軒轉過頭,兩鬢間竟彷佛又多了幾絲斑白:“短短數月,先破洛陽,再下關中,連突厥人的四十萬大軍都敗於你手,石之軒一生謀劃,盡數被王上以力破巧,毀得不成樣子……”
“朕還是那句!”
面對石之軒的幽怨,方明絲毫不為所動:“魔門必須接受宋朝整改,否則必不能重見天日,還要被連根拔起!”
他剛一說出這話,便感覺石之軒的殺氣,彷彿一根鋼針般刺來。
但方明絲毫不為所動,雙目逼視。
或許是想到了宋缺的身手,石之軒只能無奈點頭:“我師尊的遺願,便是要統一聖門,若能見到聖門發揚光大,必然十分之欣慰!”
“魔門兩派六道,多為傳自諸子百家之道統,只要返本歸源,朕自然不吝扶持褒獎!洛陽的真傳道、老君觀便是榜樣!”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方明也不得不承認。
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然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但在大一統與加強基層統治方面,確實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
因此,他雖然同意自己麾下百家齊放,百家齊鳴,但也知道這必然帶來思想的混亂,若延伸到政治,經濟,就必然導致分裂。
所以,大一統的基調、主旋律,是在一開始的改造時候就必須定下的。
不接受這點,不論是什麼人的道統,都去死好了,方明肯定不會在自己的帝國中給這些傢伙留下任何發展土壤的。
又隨口聊了兩句,有關魔門未來發展與設想之後,方明才似隨意對石之軒問道:“愛卿此來,可是有著魔門訊息?”
“不錯,我已經找到陰癸派之宗門方位……以及一個聖上曾經懸賞過的人!”
“朕想要的人,再加上魔門的限制……原來魔帥趙德言還留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