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山城、弟弟宋智、族弟宋魯……還有隋文帝一統,廢梁伐陳!
“可惜……覺醒太晚了……不過,我這個身體才二十歲,九年前,那就是十一歲,似乎也做不了什麼……”
方明嘆息一聲。
在大唐當中,宋缺的確是一個完美到幾乎沒有缺點的人物,可惜,生不逢時,可堪為對手的三大宗師又俱都沒有超脫世界的大眼光、大格局,導致天下與武道的抱負雙雙被坑,既不能重興漢道,以南統北,混一天下,也不能武道大成,破碎虛空。
源源不斷的記憶湧出,又被方明飛快消化,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熟極而流,因為這原本便是他自己的經歷。
“此時隋朝已經佔盡優勢,陳朝後主昏庸,奸臣當道,最關鍵的還是實力羸弱,必敗無疑……也就是說,只能蟄伏了……”
方明搖頭失笑:“幸好……楊堅還有一個坑貨兒子……”
實際上,隋煬帝個人喜好酒池肉林也算不了什麼,自古哪個皇帝吃穿用度不是超於常人的?一個人縱使再怎麼窮奢極侈,實際上消耗也是有限——如果將過程中官僚階級的貪汙與腐敗抹去的話。
而此人實際上雄才大略,年青時文采武功都是驚才絕豔,此次帶兵,更能一舉滅陳,完成統一大業。
甚至,興科舉、破突厥、開運河、徵高麗,都是頗有戰略眼光之舉。
可惜太操之過急,將數百年的任務放在幾年之內完成,消耗國力氣運,再加上大隋得國不正,先天有缺,滅亡難以避免……
實質上,大唐之後,李世民、李治幾個開科舉、徵高麗,樣樣都學自隋朝,只是步子一放緩,頓時就成了千古一帝,貞觀之治。
甚至,即使征伐高麗大敗也沒事,為何?
因為得國之正,大砍大殺,將天下百姓都殺怕了,人死得夠多,地空出來了,矛盾就自然減少,而像杜伏威、李密、翟讓那樣的梟雄蛟龍也死傷大半或降服,天下自然無事,照樣兵精糧足,最後硬生生將高麗拖垮。
“不得天時……可悲可嘆!”
方明一片光風霽月,或許之前那個宋缺面對此情況,只有憂鬱嘆息,縱使雄才大略也不得不默默蟄伏,但他有著前知眼光,自然不同。
“這是要入蜀麼?”
方明看了看更加風高浪急的江面,甚至搖晃不定的小舟,不由啞然失笑。
這個‘宋缺’繼承了他喜好探索與冒險的性格,曾經痴迷於上古仙山遺蹟,雲遊四海,還追尋過兩江源頭,攀登唐古拉山,看冰川之上,千道小溪匯流的壯秀美景。
因為他本質追求超脫,所以此身的宋缺在雲遊不定之時,也是專心武道,於用刀上更有天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基礎打得不錯!”
此時方明再內視,頓時就見到自己體內經脈粗壯,根骨晶瑩如玉,化生出精純的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