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玩鬧的時候,孟常和施姿在嘮家常。
孟常問施姿最近怎麼樣,施姿笑了下,說:“還挺好的,明明忙的腳不沾地,但卻覺得比恢複單身之前輕松多了。”
孟常說:“那是因為沒有讓你失望的人存在了。”
他們離婚之前,孟常因為工作經常顧不上家裡,當導演的,出去拍部戲最起碼要幾個月,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只能由施姿獨自照顧家庭照顧孩子。
施姿時常覺得自己像個單身母親,什麼都指望不上孟常,孩子似乎是她一個人的,孟常不用負責一樣。
可他明明是她的丈夫,家是他們共同的,孩子也是他們兩個人的,憑什麼要她獨自承擔所有?
她心裡有怨氣,這種情緒積累著,最終爆發。
她受不了常年的喪偶式婚姻生活,也不想讓婚姻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更不願意與曾經深愛過的男人因為一場婚姻就成為仇敵。
所以她提出來離婚。
她要從這種不健康的婚姻關系中逃離。
孟常是挽留了的。
他們不是沒感情,他不想就這樣和愛的人分散,也不希望孩子從小就再也沒有完整的家。
可也正是因為有感情,施姿才不願意再繼續消磨下去。
決定離婚的那天晚上,他倆談了很久。
兩個人心平氣和地溝通,孟常終於知道症結所在了。
但,他不可能放棄導演這個職業。
他很熱愛他的職業。
這也意味著,他沒辦法全身心地回歸家庭。
於是,他最終選擇了不再挽留。
他放她走。
施姿的所有要求孟常都答應。
包括孟槿要跟著她,戶口遷到她的戶口上。
他甚至已經擅自在心裡答應了施姿要給夢夢更改姓氏的要求,但施姿卻主動告訴他,夢夢的姓氏不改,就跟他姓。
兩個人離婚後,退回了一種類似於老友關系的平衡。銥誮
他們見了面依然會和原來一樣說笑,打電話聯系彼此也基本都是和女兒相關。
因為離了婚,孟常不再是她的丈夫,施姿反而對他寬容了很多。
他有時間來看女兒,女兒高興她也高興,他忙到只能打個電話過來問候女兒,施姿也不會對他産生任何不滿的情緒。
施姿抿了口紅酒,嘴角輕翹著對孟常說:“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