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衣著看起來還算富貴的男性正跪在雕像前。
最前面的中年男子捧著祭盆向雕像跪拜,嘴中念念有詞:“信徒棗耀祖,祈願信徒名下所有田地全都豐收,懇請巴勒大神實現信徒願望。”
棗耀祖跪拜九次後,把石盆放到雕像面前。
石盆中蠟燭熄滅。
中年男子大喜,兩手虔誠地抱住石盆,隨後他臉上就露出了似乎聽到神旨一般的恍惚表情。
“是,信徒一定奉上指定祭品。”
棗耀祖離開,他身後的兩名男子還在祈願中。
其中一人的石盆裡裝的不是蠟燭,而是一顆黑乎乎的看起來像是心髒的東西。
他祈願能讓自家生意興隆、超過鎮中所有同行,自願奉上小女兒的心髒。
石盆中心髒消失,男子也同樣露出狂喜表情,雙手也抱住石盆。
男子同樣聽到了神旨,連番說:“一年好,一年可以!”
第三名男子更年輕一些,祈願喜歡的女子能喜歡自己,希望那女子的未婚夫能拋棄女子。他獻上的祭品是一雙比較老式的女式布鞋。
當然,祭品並不是布鞋,而是穿布鞋的人。
女式布鞋消失,這代表巴勒大神答應實現他的祈願。男子同樣抱起祭盆,歡歡喜喜地離去。
至於男子獻上的布鞋屬於他外婆這點,並不讓男子困擾。
對男子來說,這個外婆和他不親,對自家親孫比對他好得多。既然此人對他無利,那還不如拿來幫他換取他心愛的女子。
除了這三名男子,其他人似乎沒有資格進入神殿,只能跪在神殿外面的小廣場上磕拜。
很多人拿不出讓巴勒大神滿意的祭品,他們就用自己的壽命做交換,一年壽命能換足夠吃一個月的糧食。
巴勒大神只要同意,這個祈願者的石盆裡的蠟燭就會熄滅,等祈願者回到安全地點,把蠟燭拿出來,石盆裡就會出現滿滿的糧食,差不多就是一個成年人能吃一個月的份量。
雖然出現的糧食不是最廉價的地參,就是最常見的葡米。
但只要看到石盆裡出現滿滿的糧食,祈願的鎮民都會狂喜,根本不敢再奢求更多。
敢於奢求更多的人,那都是能拿出更多、更讓巴勒大神滿意的祭品的人。
沒有蠟燭的人就在神殿現買。
這種祈願蠟燭只有神殿福音使才擁有,也只有福音使能對外販賣。
而祭盆則只要按照統一樣式,在鎮子任何一家雜貨店都能買到。
雷木看看貌似發呆中的王葉,猜測大葉子是不是看走眼了。也許不是石盆殘留有邪神巴勒的能量,祈願蠟燭才是關鍵。只不過蠟燭放在石盆裡,石盆才會帶了一些邪神巴勒的能量。
“葉子?你在想什麼?”雷木扯了扯大葉子的長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