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削減宮中的用度嘛。正巧,孤打算把幾個兒子送到各自的封地,少府再不需要供養他們了。嬌嬌不也喜愛建章宮,不樂意住進未央宮嗎?”
阿嬌:“我可以住未央宮啊。”
住在建章宮,只是因為她住慣了而已,所以沒想著搬家。
“我住椒房殿嗎?”
阿嬌:“我讓程安把常用的東西都裝進箱中,等沐休日一齊抬過去。”
“別,不用麻煩。”
劉徹想著,阿嬌要是真的住進見證過她的落魄,又見證過衛子夫顯貴的椒房殿,恐怕一輩子都不可能再一次愛上自己了!
“孤不修建章宮了。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劉徹巴不得阿嬌離未央宮遠遠的,也不要進容易觸景生情的長樂宮。
阿嬌:“要不您回未央宮居住?”
“孤就在這兒,哪也不去。”
阿嬌:“……”
兩年之後,建章宮還是重新營建。落成的宮殿規模宏大,不愧“千門萬戶”之稱。足以見得,劉徹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為此他勤於政務,又與民休息,一直安分著沒有瘋狂花錢。
阿嬌看在國庫充盈的份上,沒有阻撓。
另一件事,便是阿嬌預設著、半收養了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比王夫人的兒子還要年幼,是劉徹的么子,排行第七。
阿嬌初次見到皇七子是在年節的宴會上。
別的皇子都有娘親陪伴著,唯有一歲半的小男孩餓得幹瘦,孤零零地坐在末席。奶孃站在宴會中對其照顧得無微不至,離開大殿就變換面孔,也不知是哪惹著她了!用手狠狠擰小孩的胳膊。
可憐小孩痛得淚眼汪汪,卻連叫一聲不敢。
這一幕正好被阿嬌看見,她自然是要管的。不僅當時管,之後也不能不管。孩子長到如今,連個名字都沒有,大名不取,至少得有一個小名吧?沒孃的孩子又沒爹愛,哪怕有皇子的身份,誰又看得起他呢?
阿嬌特地將此事說給劉徹聽——你怎麼當爹的?
劉徹從善如流的把皇七子叫到跟前,大手一揮,取名為“劉彥”,
從那以後,阿嬌見到劉彥漸漸增多,等她發現小孩子對自己産生孺慕之情,把她當做娘親一樣對待時……一切已成定局,她亦無法對孩子狠下心來。
原來的小透明劉彥至少能在宮中磕磕絆絆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