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章 (2 / 3)

江峙文聽得一愣一愣的,也不敢相信此事,就可以這樣簡單的解決掉。但是想一想卻又不無道理,死的只是元家嫡系中的一個支脈而已,既然太子都不能為其證明冤屈,那麼元家就算有再多人不滿這個結果,又能怎麼樣呢。

“元文石啊。”江嚶嚶輕輕嘆息一聲,“人不錯,就是站錯了隊。”

他平生並未沾染那些世家子弟的陋習,待下也不錯,若說真有什麼罪,也只有結黨營私這一條。其實也並不能說結黨營私,他做的那些事情也僅僅是為了太子能夠穩固住儲君之位罷了,避免讓權力落入二殿下手中。

皇權爭奪的犧牲品,固然是有些可惜,但是他自己踏入這其中,最後付出了代價也並不能怪得了誰。

***

元文石的死訊果然沒能瞞住太久,就在江嚶嚶讓人收拾東西,帶著僕婢們去莊園小住踏青的時候,太子便拿到了那封血書。

當時審問的人大部分都是李燃的人,雖然有部分是中立不站隊的,但是也不敢貿然多嘴給自己惹事,畢竟元文石死了,也有他們看管不力之罪。

在李恆收到血書之前剛去了宮中,請示陛下,北境之地節度使已經數月未曾有動靜了,按照往日來說前幾月是冬月,天氣寒涼,那些蠻族最是不安分的時候,但是上奏奏章卻一片祥和,恐有生變,想要等將元家之事了結後去涼城北境查探一番。

涼城是什麼地方,臨近邊關,那可是流放的苦寒之地。地勢偏僻不說,還經常有動亂,堂堂儲君去那樣的地方,若是被人挾持,丟的是整個朝堂上下的顏面。

皇帝被他氣得不輕,讓他回去好好反省一番,這樣的事情用得著他親自去嗎。

李恆本來是想派身邊親信過去的,本來以他儲君的身份,讓親信帶著書信去找當地長官尋一尋人便是。卻未曾想到查了當地幾個官員才發現,涼城地處北境,和當時梁晏至所在的西北之地相隔太近。

當年父皇會冒著天下之大不諱除掉梁晏至是有因由的,梁晏至在當地已經如同神明一般存在,家家戶戶不知陛下,只知梁將軍。

而涼城亦是受梁晏至庇護,當地官員乃至城中將領能在那樣偏僻的地方為官,都是些出生寒門或者在家族中不得勢的,那樣貧寒的地方也沒有什麼油水,多數人當時候對梁晏至都是很信服的。

鄭阿芙說,當年他們還記恨梁將軍之事,所以對被流放過去的鄭家人也是極盡的苛待。若當真有庶弟的下落,只怕庶弟就危險了。

李恆才想親自去一趟,檢視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而節度使這幾個月上的奏章也確實是有些問題,況且當初李燃能去得,他自然也能去得。

等從承德殿出來,李恆還在想要如何去和陛下說此事,不管如何若當地官員都當真對君主心有不滿,這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然而剛到東宮便見蘇泰神色有變,匆匆向自己走來,將血書奉上了。

李恆展開血書,整個人臉色一變。唇色肉眼可見的泛起白來,指尖一瞬捏的極緊,髒汙的白不粗劣不堪,上面的血字帶著血腥的氣息,觸目驚心。

“這是何時之事了!”

“回殿下,據送書信之人所言,已有三日有餘。”

元文石已經死了三日了,竟然無人上報,李燃當真喪心病狂!

李恆勉強深吸一口氣,叮囑蘇泰:“莫要讓太子妃知曉此事。”

雅容身子虛,一直惦記著此事,若是知曉元文石已死,一時間怕是會撐不住。

蘇泰連忙應是,但是又苦著臉深深嘆息一聲道:“此事怕是瞞不了多久。”

這樣大的事情,元家到時候便就算不鬧,也要出喪。這宮裡這樣多的人,人多口雜,便是瞞著一時,太子妃也不可能一直都不知道的。

“孤知道。”李恆沉聲,“能瞞多久瞞多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