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碧落txt> 作品相關 (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作品相關 (3) (2 / 7)

“族中十七房的老太爺,是祖父那一輩健在的人裡最年長的一位,到時便請了他老人家當司頌,為洵哥兒束冠不知可好?雖說早了點,能置辦的也已讓人慢慢在打點了,省得到時一時湊不齊。”四太太道。

“……”

老太太笑著點了點頭,還想說什麼,便聽小丫頭的聲音道,“大太太到了?”

接著便見大太太並四姑娘一道進了屋。

什麼是親疏有別,此時便顯現了出來。老太太見大太太與四姑娘給她行禮,只是看著她們做足了禮數,方淡淡地頷了頷首。並未曾如對四太太般免了禮。

妯娌姐妹又見了禮,方才坐下。

“怎的不見九丫頭?”老太太問道。她對這個孫女雖不疼寵,只是既然想到了,做祖母的,便也問了一問。

“正想回老太太呢,她今晨受了風有些發熱,怕過了病氣,卻是不敢再帶她過來了。”大太太操著特有的嗓門笑著道,雖算不上大聲,只是在屋裡咋然一聽,又是不同。

她目光在屋裡轉了一圈,又道,“三弟妹與五弟妹還沒過來?也是,一大家子的,都要三弟妹主意,確實事忙,也是五弟妹本事,能幫著理事,像我這樣的,也只好閑著。”

老太太也不去聽她話裡的酸氣,自顧喝著茶。

雖說如今活著的三個,老大與老五皆是庶出,可老五與老大不同,自小在她跟前長大她自是偏疼些的。且老五家的行事自是比這老大家的體統許多,知道進退,她自是又看重幾分。

她也不怕大太太怨她偏心,若是受不住早早地鬧起來分了家那是更好,她實在不耐煩再讓親生兒子繼續為兩個庶子看顧産業,若非怕他們將嫡子的産業也敗了去,誰耐煩幫兩個庶子打理。

想到這她不覺又怪故去的老候爺偏心,若是他離去前願意為她想想,便該將這家給分了,也讓她母子少操幾分心。這家不分,吃虧的還是承繼公府的那個。

早分了早了。

只是她賢惠了一生,兒子媳婦中無人提及分家一事,看在庶子兩家待她還算孝順,在她有生之年也不想去出這個頭。

她的親生兒子是如今淩氏的一族之長,三太太也是宗婦,兩口子要操勞的事也多,故三老爺並未出仕。

這幾年多添了許多祭田,剩下的公中産業,便是她的嫁妝,也與那些産業差不離。分了她也不大覺著心疼。兒子該得的得了便是了。

☆、私房

她與四太太皆是出自豫州伯府黃家,因她是伯爺夫人嫡出幼女,出嫁時家中又因經營得當,正好得了筆六七萬兩的浮財,父母偏疼,便瞞著家中十幾房兄嫂給了她一萬兩銀子當私房,並未列在嫁妝單上。

出嫁後第五年,許多地方遭了百年一遇的旱災,靠地吃飯的人家無法,只能典賣田地。

災荒年間,人人自顧不暇,盡管價低卻也沒幾人願買。那時江南雖是遭災不重,田價與往常相比卻已算是極低,她便拿了那筆銀錢並變賣了一些嫁妝讓人在江南購置了一個大莊子與幾個鋪子,後來每年收成她也用不上,便又都換成了銀子,看著好的,在京郊又買了兩個莊子。

也是她運氣,置辦時都是已極低的價成交,幾十年下來,按如今時價,加起來也值個五六萬兩銀子。算上她出嫁時陪嫁的鋪子莊子田地古董首飾與一處兩進的院子,攏共也有□萬兩。

便是子孫不謀差事,按著如今用度,守著她那些鋪子莊子田地,也可使子孫後代衣食無憂了。

公中的賜田與祭田都不算。賜田將來需隨著爵位一道交還朝廷。祭田不能分,需由嫡長承脈一系掌持。也都不必折成銀錢。

除此之外的那七八萬兩的産業與三四萬兩的浮財,要分便分吧,反正族老們心中有數。

雖說眾子平分,可若家中産業豐厚的,即便略微偏頗些,庶子得了産業後依舊能夠豐衣足食,承繼主脈家業的人便會多得些許,這卻是循例。

都說富不過三代,到了淩國公這第三代,公府卻仍是家資殷盛,倒也難得。

而她的嫁妝與私房,自是要留給親生兒子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