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覺得這也是華國文化輻射輸出的一部分。
因為是網路授課,她的時間比較靈活,只要一個月內完成相應的課時,月考成績合格就可以了。這可太合她心意了,她都大學畢業的人了,實在不願意再進校園了。
想想上輩子三年高中暗無天日的日子,安安瑟瑟發抖,這輩子她決定要對自己好一點,反正謀生手段她不缺的。
她現在高一,剛開學沒幾天,她翻看了下教科書內容,能跟得上。
至於登陸密碼她找到了上網絡卡,這就不是問題了,可以拿著身份證改新的。
“姐姐,這道題怎麼做?”阿毅撓著腦袋,指了指作業本上的題目。
二年級的作業對於安安當然簡單,她沒簡單的告訴阿毅答案,而是引導他怎麼做。
花了一個來小時,小家夥作業全部做完,安安也把電腦關了。
因為阿毅要帶她去海邊趕海,挖蛤蜊拾海螺抓螃蟹。
琉球的時間也是採用了華國東八區時間,所以安安沒有一點不適應。
再次有這裡就是華國一個縣市的錯覺。
趕海就是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採集海産品。
潮落的時候,貝類海鮮行動較為遲緩,當海水退下去的時候這些貝類海鮮就被擱置在沙灘或泥灘上了,這時候海灘上就會出現很多趕海者,以婦女、小孩居多。
趕海也是有時間的,不過常年生活在海邊的人,他們心裡都有數。
曾嬸子也不管他們,雖然趕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海邊的孩子不怕這個。
兩人一人拎了個小塑膠桶,還拿了一個鹽罐子,曾毅說這是秘密武器,然後騎著腳踏車出發了。
安安馱著小毅,家裡離海邊走的話得一個來小時,騎腳踏車二十分鐘就能到了。
腳踏車沒有後座,小毅坐在前樑上,估計有些硌屁股,不時的扭扭身子,“安姐姐,你怎麼不會開車啊,要不我們可以開皮卡了。”
開車她當然會,不過這個身子會不會她就不知道了,不會即使會也沒車本,所以只等她成年再學一遍了,“腳踏車環保,而且這樣還能吹海風,多舒服啊。”
因為一條路直通,也不存在迷路的可能。
家裡是三層的別墅,在頂樓陽臺就能看到大海,所以她們家也算是海邊別墅了。
不過這還是安安第一次到海邊來,剛開始的兩天神還沒緩過來呢。
無邊無際的大海就在眼前,海鳥的叫聲、海浪聲傳入耳膜,滾滾的浪花前僕後繼的沖向海灘,天海同色,彷彿空氣中就帶上了海的味道,使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