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孫兒這幾天是有些吃不下飯,叫他們都下去,孫兒細細給您說。”呂嗣榮稍稍轉過了頭,藉著撒嬌的口氣將宮人都遣了下去。
“你們都下去吧。”太後望向眾宮人,將人遣散。
“皇祖母,前幾日太子將孫兒請到鬥宸宮去了,話裡話外都是拉攏的意思,孫兒想了多日,也沒有什麼定見,請皇祖母教誨。”
呂嗣榮把在鬥宸宮的事兒都說了一遍,只是隱去了皇祖父那一段,因為太子妄議先帝畢竟不好,他心底裡還是護著太子的。
誰知李天薇自己卻提起來了。
“我說話也不避你,他不就是怕當年的事重演,這才急著要將你拉入懷中?”李天薇閉了閉眼,精光斂去,略顯疲態,宮人精心為她打造的妝容都掩不住那鬢角的白發和臉頰的細紋。其實她保養得夠好了,可也是一個五十六歲的老人了。
時光荏苒,今年她已經五十六歲了。皇帝三十三歲登基,現年三十七歲,太子二十三歲,遙王二十歲,儇王亦是二十歲。
當年比之今年,已是物是人非。時間,真的過去得很快。
“你生母和才人早逝,命薄,去得早,可這對她來說也何嘗不是一種福分?她身份低微,旁人看不起她,連帶著也會看不起你。我將你養大,實在是憐惜你的身世。可到了而今,也該為你做些打算了。我知道你擔心你的將來,你的事情我會向皇上說說的,讓他給你的前途一個交代。”李天薇突然生出一種無力感,她護得了他一時,又怎能護得了他一世?太子還是儇王會成為最終贏家,連皇帝現在都不敢下定論,遙王又該何去何從呢?選錯一步,會不會送了他的大好性命?
雖說天家無親情,可畢竟是疼了十多年的孫子,她怎麼忍心?
“孫兒無能,叫祖母操心了。”呂嗣榮下跪,把頭磕到地下。
李天薇是他最大的靠山,不單是權勢上的,還是心裡的。
“你莫急,他要做個賢德的太子,就必定有多方顧忌,想來也不會逼你太緊。我去和你父皇商量商量,一定會叫他給你一個交代的。”李天薇很瞭解自己的兒子,到時奪位勢起,呂嗣榮將會是第一個被放棄的皇子,或許殺給太子看,或許殺給儇王看。
她,絕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是,孫兒都聽皇祖母的。”呂嗣榮又磕頭。
“好了,快起來吧,地上涼,今日便在皇祖母這兒用午膳,叫蘇禦廚給你蒸馬蹄糕吃。”李天薇虛扶一把,叫人傳了膳。
“皇祖母,我還給你帶了禮物,是從南海運來的……”
“知道你有孝心,一會兒也去給後宮裡的各主位請個安……”
祖孫二人樂也融融地共用了一頓午飯,呂嗣榮聽話去給各後妃請安,都是例行公事的詢問與例行公事的回答。
沒一會兒,呂嗣榮就出宮回府去了,蕭季淩正在後園的竹廳等著他回來教習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