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消失在眾人眼前。
“啪啪啪啪啪……”眾人齊聲鼓掌。
今天最後的節目是溪風的表演。
四方齊奏胡笳,非常震撼,令人斷腸,同時幕後的溪風放聲高歌,開始唱《胡笳十八拍》。
“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
來自邊塞的戲腔與京城這邊大不相同,戲腔沐浴過塞外的風沙顯得更加剛強有氣勢一些,演唱者的嗓音渾厚,完全可以駕馭這種感覺。
顯然像呂嗣昭這樣的戲曲鑒賞名家都是認可的,唱到最後一段時,坐在第一排的他一臉自信的樣子,顯然聽得十分愉悅。
“是知絲竹兮皆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一口氣唱完餘下之句,溪風從幕後走到臺前。
呂嗣昭的眸子裡全是欣賞之色。蕭季淩坐在臺下,心神完全沉浸在方才的唱句裡了。
他愛唱戲,也愛聽戲。只是很難得有這樣優秀的伶人了。
緊接著,溪風跳起了胡旋舞。溪風不停不停地旋轉,沒有停頓地持續旋轉。
溪風是胡漢混血兒,高高瘦瘦,肌肉均稱,樣子不是完全胡人,因為他沒什麼體毛,而且頭發是黑色的。他個子高,又有肌肉,但不是壯漢的那種。
但是,他長了一雙很有胡人特徵的藍綠色的眼睛。同時,他的面板異常白皙,不同於黃種人的膚質,他完全是白得發光,有點類似鬼神的意思。
他的眉目很溫柔,像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他的年紀看著比臺下坐著的這些伶人大了五歲左右,看起來就像一個靠得住的大哥哥一般。
這樣一個奇異的人,在臺上時而踢腿,時而展臂,卻一點兒也看不出氣喘之色。他十分輕松,帶動得臺下觀眾的心情也跟著愉悅起來。
帶動人悲傷的情緒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能把整個場面的氣氛活躍起來,需要很強的舞臺控制力。
臺下來參與的伶人嘉賓中,有人評論說:“胡旋舞不愧是一代梟雄安祿山最擅長的舞蹈,今日看到才覺得比起鶯鶯燕燕的華樂大氣許多。”
他這話一說,立刻有人不同意了,“你此言差矣,胡樂不是正道,是蠻夷之邦的歌舞音樂,當然不如華樂。胡樂雖令人耳目一新,可畢竟是因為不常見,若是日日叫你這樣聽,這樣唱,不吵鬧嗎?”有人反駁回去。
這爭論一直到表演完畢都沒有結束,甚至這些人在回去的路上都在論辯,連達官貴人們都為此爭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