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妯娌兩個都沒有,長輩們雖然著急,可陶氏和姚箏心裡,總歸要好受些,好歹有人作伴。
如今姚箏終於有了,陶氏身為長嫂,不緊張也是不可能的,她苦澀地想著,是不是屋裡該添人了。
陶氏心裡胡亂想著,突然發現有人捏了捏自己的手,抬眼一看,竟是宋氏,不由有些慌了。
“你和阿澈的事,你們自己做主。”宋氏輕描淡寫地說,語氣風輕雲淡到了極點。
陶氏聞言驚了,手心汗涔涔地一片。按規矩來說,兒子兒媳屋裡的事媳婦說了算,婆婆不該插手。
可實際上,誰家婆婆等得了媳婦多少年,頂多兩三年就往屋裡塞人的比比皆是。
陶氏和顧澈是自己看對眼的,成親十餘年感情一直很好,讓陶氏主動給顧澈添人,她做不到。
多年來,陶氏一直想的是,什麼時候婆婆看不下去了,她也就認命了,總不能讓顧澈一直無子。
姚箏比自己年輕,進門也晚了三年,陶氏覺得婆婆的耐心到此就會結束了,卻不曾想……
她竟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顧澈早就說過,如果不是她生的,他寧願不要孩子。
“大過節的,家裡又有喜事,高興點放寬心,說不定還能沾點喜氣呢。”宋氏平靜地說道。
陶氏略略整理了下思緒,再抬起頭來已經恢複了平時的溫柔嫻靜,她笑著上前給二舅母道喜。
自從二舅母興高采烈地進來宣佈好訊息,陸珊就在為陶氏感到擔心。
她在將軍府住了六年,兩位表嫂待她都是極好的,姚箏有了身孕陸珊固然高興,可想想陶氏的處境,擔憂也是難免的。
好在大舅母和大表嫂低語了幾句,陶氏的臉色就看起來好多了,顯然是大舅母安慰了兒媳婦。
顧漪扯了扯陸珊的衣袖,湊到她耳邊悄聲道:“大嫂也算命好了,遇上大伯母這樣的婆婆。”
陸珊含笑不語,心情卻有幾分低落,這個時代的女人太不容易了,命運完全不在自己手上。
顧澈和陶氏多年無子,誰敢說問題就一定出在陶氏身上,可家裡人都是這樣想的。
陶氏不給顧澈安排通房,顯然是夫妻兩個商量好了的,不然顧澈看上了家裡的哪個丫鬟,陶氏還能攔得住不成。
但是說起這件事,人們的觀點普遍是陶氏小性子不能容人,顧澈對妻子情深意重,絕對的雙標不打折。
和其他人的喜悅相比,莫憂的反應比較奇特,她似乎陷入了短暫的失神,就連給二舅母道喜也慢了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