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男主貌美如花的女尊文> 第043章 議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3章 議和 (2 / 3)

老實說,先皇不算是個昏君,換個風平浪靜的時代,他也許能當個規規矩矩的守成之君。

無奈先皇的運氣很不好,他撞上了一心想要為父報仇的拓跋承志。

同樣是在星宿川一役失去了優秀的儲君,光明王朝的老皇帝比高宗皇帝來得任性,他不顧虎視眈眈的兒子們,愣是立了四歲的小皇孫為皇太孫。

拓跋承志的童年過得很壓抑,為父報仇不過是個說法,他連拓跋光長什麼樣都不記得了,逼著拓跋承志拼命成長的動力是那群想搶他儲君位的叔叔,他必須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拓跋承志十六歲登基,花了八年的時間擺平所有對他不服的皇叔。

天啟十年,距離星宿川之役二十年後,養精蓄銳的烏雅人捲土重來。

過去二十年,是兩國實力此消彼長的二十年。一邊是厲兵秣馬伺機而戰,另一邊卻是笙歌燕舞毫無準備,因此這一戰的結果,根本是全無懸念。

先皇不是端明皇太子,從小沒有受過專門的帝王教育,而且由於東宮的位置穩固,高宗皇帝對庶子們都是採取的放養態度,只要不貪心不惹禍,他基本上不怎麼管他們。

因此在先皇的身上,很缺乏他應有的責任感。

以至於遷都之後有人感嘆,若是高宗皇帝當初立了太孫,結果肯定會更好些。

因為第二次星宿川之戰,從某種程度來說可以算是當年那一戰的延續。

只是,拓跋承志是光明王朝的皇帝,哪怕那時光明的整體國力遠不如盛寧,可他能調動的資源卻是遠遠超過了不得先皇信任且被他束縛著手腳的靜安郡王。

對於盛寧王朝而言,星宿川是東北戰略要地,是盛寧威懾烏雅人的必需之地。一旦有失,盛寧東北全線危急,安危皆受制於人,這也是昔年皇太子顧頌不惜代價死守星宿川的原因。

但是在天啟十年,星宿川丟掉了,這是盛寧開國以來的第一次失土。

星宿川告破之於盛寧王朝是個不小的打擊,但不是致命的。

真正的致命打擊來自先皇本身,他怕烏雅人攻破了星宿川繼續南下,並且攻佔燕京,在星宿川反攻戰最慘烈的時候棄都而逃,前往江南。

有太丨祖皇帝那句話,盛寧的將士們早就習慣了皇子皇女身先士卒。事實上,除了顧修本人,後來的禦駕親徵多是皇帝親臨前線指揮,並不會親自上陣殺敵。

說白了,就是皇室的姿態要擺足,真正殺敵的活兒,還是將士們去做。

原本,有靜安郡王在,星宿川就是一時失守,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畢竟,那是顧家人經營了一百多年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都有,反攻絕對是有機會的。

先皇從來沒進軍隊歷練過,也沒人指望他能禦駕親徵,他只要老老實實待在燕京,也就夠了。誰知先皇竟連這點也沒做到,盛寧計程車氣為之一洩,星宿川連同燕雲十八郡,從此一去不複返。

拿下了燕州和雲州,拓跋承志並不滿足,他遇到的是烏雅人等待了上百年的進軍中原的好機會,他是不會輕易收手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