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3章 議和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太丨祖皇帝顧修建國時, 盛寧王朝的領土東臨大海,西到格桑高原,北至大漠,南抵雲蒼山脈,是中州大陸當仁不讓最強大的國家,真真正正做到了天丨朝上國,萬國來朝。

此後的太宗、世宗、高宗三朝,盛寧王朝的國力都很強盛,哪怕北方的主要對手從鐵勒人變成了烏雅人, 可長達百餘年的時光裡,無論是鐵勒人還是烏雅人,他們的足跡都不曾越過星宿川。

顧修曾經說過, 顧家的皇帝絕對不能躲在士兵身後,他們的血統和驕傲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在先皇神宗皇帝之前, 顧家的四代皇帝都是上過戰場歷練的,整個王朝的風氣也是驍勇好戰。

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元壽二年。

那一年, 烏雅人對星宿川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勢,雙方交戰激烈,死傷無數。

在陣亡者的名單裡,有兩個非常重量級的人物。

一個是盛寧王朝的皇太子顧頌;另一個是光明王朝的皇太子拓跋光。

星宿川一役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雙方最後不得不停戰都是因為已經耗不起了。

顧頌戰死那年二十八歲, 留下一子一女。面對襁褓中的嫡長孫和已經成年的庶子,高宗皇帝猶豫了,他是該立皇太孫, 還是該立皇太子。

從感情上來說,高宗皇帝肯定更想立太孫,那是他親手培養長大的太子留下的唯一骨血。可理智地想過以後,高宗皇帝放棄了這個想法,最終立了庶出的五皇子顧順為新任皇太子。

高宗皇帝那年已經五十歲了,小皇孫卻還不滿周歲,他沒有自信自己能夠活到太孫可以掌握政權的年紀。

就算是在太平盛世,幼主登基也是不利於皇權正常交接的,若是年幼的太孫上位,那就更不得了,與成年皇叔發生沖突幾乎是避無可避。

當時的盛寧王朝已經處在內憂外患之中,高宗皇帝不敢冒險,他要對他的國家負責。

顧頌當太子當得太合格了,文治武功無一不精,他又是嫡長子,最是名正言順不過。

因而顧頌活著的時候,他的弟弟們都老實得很,從來沒人肖想過皇位,大家都想著日後當個閑散王爺就好。

等到顧頌去了,高宗皇帝再看以前很順眼的庶子們,哪哪都不順眼。他們比起顧頌,實在是差得太遠了,最後挑出顧順,也是矮子裡頭拔高個,就他看起來稍微好一點,尚有培養前途。

元壽十二年,高宗皇帝駕崩,皇太子顧順繼位,次年改元天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