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彈頭落地的一瞬間,觀察員閉上了眼。過了幾秒後,他才又摸了摸自己的胳膊,發現自己還活著,連忙又睜開了眼。
那顆核彈頭砸在了寬敞的戰機停機坪中,並沒有引爆。
實際上,核彈引爆是相當有技術難度的。如果核物質不是同步瞬間達到臨界質量,是不會引發鏈式反應産生核爆的,只會造成核汙染。
核被鐳射攔截,其中的被破壞,也就沒有核爆了,這已經是最好的局面。
軍事基地裡的工作人員心中明白,再不會有核彈落在這裡了,美國不會在同一個目標上設定兩顆核彈。雖說他們一次性發射了超過200枚洲際,但其目標一定是覆蓋九幽全境的,在同一個目標點設定兩顆核彈是一種浪費。
上東市的軍事基地是在遠城區,是國內最先進的軍事基地之一。但上東市也是九幽的一線城市,美國一定也會把它的中心城區也列為攻擊目標。
果然,軍事基地裡的人們還來不及慶祝,地面雷達上又掃描到兩顆核彈頭來襲。
看來,美國僅對上東市就設定了三個目標點。一是上東市的軍事基地,二是上東市的港口,三是上東市的城中心。
這三顆核彈如果都成功被引爆,那麼,九幽就再也沒有上東市了。
鐳射武器還在處於冷卻狀態,這種超高功率的武器每使用一次,發射埠就會過熱,只有冷卻系統進行冷卻後才能進行第二次啟用。像剛剛那樣長時間使用,埠幾乎就要融化,至少需要3分鐘才能夠再次使用。
但是,上東市沒有3分鐘。
殲20的飛行員再次接到指令,攔截洲際。然而,他此時並未駕駛戰機待在高空。
戰機貼著海面低空飛行,他在得知核彈飛行軌跡後,調整戰機至下而上飛行,想要與處於同一路徑中。
爬升一會兒後,果然,機載雷達上再次出現一個光點。這個光電的目標正是上東市的港口。
戰機發現核彈頭時已經相距200公裡,飛行員只有不到40秒的攔截時間,40秒後,他就再也追不上核。
地對空反導優先處理另一顆將要落在城中心的核彈。數顆東風反導依次從軍事基地裡升起,向著核彈的飛行軌跡飛去。
殲20的飛行員集中精神,看著雷達裡的那個光點。機載中程的有效射程只有100公裡,然而,在他剛發現核彈時,他就已經發射了一枚中程。
這是賭運氣的一顆,它擊中核彈頭的機率不會比中彩票高多少。
果然,十多秒後,那個代表核彈的光點依然在雷達上高速行進著。它已經進入了射程,飛行員又逐一發射戰機上所有的。
然而這一切做完後,飛行員並未選擇躲避,他仍舊緊盯著雷達不放,正面迎向核,想要親眼看到目標被攔截才肯離去。
如果核彈被成功攔截,且沒有爆炸,他自可安然離去,若核彈爆炸,他即使現在躲避,存活下的機率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