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生財娘子免費完整版> 第一百六十二章治國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二章治國之策 (2 / 2)

野丘國雖然也是貴族把持朝廷,但是他們講究能者居上。同樣是貴族的幾個兒子,並不是因為哪位是嫡長子就有資格享受更多的權力和財富,而是講究誰的能力最大,誰的本領最高,就由誰來繼承貴族家裡的財産和權力。

比如說王老漢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太憨厚,二兒子太懶惰,只有小兒子聰明又能幹。王老漢家裡有幾十畝良田,還有上千頭牲口,又是千戶相當於我們這裡的村長),將來他離世之後,家裡的這些財産還有官位誰來繼承?

按照大渝國的規矩,不管哪個兒子聰明還是笨拙,所有的財産和官位都有家裡的嫡長子繼承,也就是大兒子來繼承,可是人家野丘國就不是這麼幹的。

在王老漢辭世之前,會把三個兒子叫到床邊來,為確定這個繼承人而為他們準備幾場比試,並且把村子裡面德高望眾的人來做公證人,看看比試的結果怎麼樣,最後誰勝出就由誰來繼承。

這樣的比試可以是考察智商,也可以比試武藝,反正是誰最後贏了,誰就是最大的贏家,不會因為哪個兒子先出生,或是哪個兒子是大老婆生的,就另眼相看。

陳錦鯤初次到野丘國時,聽說他們國家這樣的傳統覺得很是好奇,但仔細一想,又覺得這樣的傳統比大渝國的規矩好多了。雖然同樣是子承父業,但繼承父親衣缽的都是幾個兒子當中最優秀的,而不是像大渝國裡只有嫡長子才能繼承一切,這樣的血親不利於家庭的發展,也不利於國家的興盛。

還有凡在野丘國生下的男孩子,每個人都要在國家的軍隊裡面服役,如果生下眼睛深色的孩子,跟處族人在體型方面相似,還要從小培養成探子,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既讓人覺得恐懼,又讓人不得不欽佩。

反觀大渝國,雖然也是和野丘國一樣由貴族擔任臣子,但是大渝國計程車族子弟多是紈絝子弟,貪酒好色,不務正業,跟虎狼一般的野丘國貴族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所以,回國後的陳錦鯤在家裡面呆了幾天,整理出幾條新的治國之策,拿給皇帝司徒複山過目。司徒複山一看,喜出望外,朝中計程車族子弟居多,一直是朝廷的詬病,也是司徒複山的心病,陳錦鯤寫的這幾條治國之策,真是很合他的心意。

反正士族子弟眾多,以後凡是想繼承家裡財富和官位的,管他是不是嫡長子,先都要來考一遍,考過的就沿襲老子的官位,沒考過就哪涼快哪裡待著,別再以什麼嫡子嫡孫而自傲。

而且,不管是士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凡是男丁到了年紀都要到軍中服役三年,正好可以解決無人願意參軍的問題。

當司徒複山興致勃勃的把陳錦鯤的幾條治國之策在朝中一念,一石驚起千層浪,朝中的大臣一時間忘了反對司徒玉在前朝遺址上建房的事情,一起把攻擊的物件指向陳錦鯤。

大渝國絕大多數的官吏都是子承父業,而且都是以嫡長子居多,要是按照陳錦鯤的意思,大多數官吏想要把官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還要來考試,考不過的就要下崗,還影響到將來家族中財産的分配。這樣一來,朝中計程車族可就炸開了鍋。

跟關繫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相比,在前朝遺址上建房那算個屁事?

司徒複山一說完,反對聲不斷。但也有贊同的,那些認同陳錦鯤觀點的大多數是平民子弟出身的官員,還有一些雖然也是士族子弟,可惜不是嫡系一脈,在家族裡面也屢屢受嫡系一脈的排擠,一聽這新的國策,倒覺得挺新鮮,感覺有機會在家族裡面搏一把,倒可以試一試。

這樣一來,一個大清早,朝廷裡面爭來爭去,也沒有爭出個結果,倒是便宜了司徒玉,所有的大臣都把觀注的重點放到陳錦鯤新的治國之策上面,倒讓司徒複山完完全全放手把建房籌軍費的事情交給司徒玉去打理。

不過,司徒玉作為皇帝的非嫡長子,對陳錦鯤的觀點倒很是贊同。特別是陳錦鯤提出的凡是大渝國的男丁,成年之後都要在軍隊中服役三年,很合他的心意,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想呆在家中娶妻生子,沒有幾個願意到軍中吃苦,這樣的政策一推出,倒有利於每年收納許多新兵。

陳錦鯤的治國之策引起朝中軒然大波,司徒複山這只老狐貍在丟擲這塊石頭之後,就看出朝中那些大臣們對自己,對大渝國的態度,他冷眼瞧瞧朝中大員的百態,既沒有完全站在陳錦鯤一邊,也沒有對新的治國之策全盤否定,只說了一句“日後再議”,便匆匆退朝。

可是,陳錦鯤沒有想到,他的治國之策不僅引起朝中官員的爭執,以後更是引起更多的麻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