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肉香噴噴,
保你吃過後,
賽過活神仙;
鹿筋也是寶,
熬成鹿膏藥,
補筋又健身。
阿瑜把這首小詩就貼在他們家的茶寮門口,進進出出的客人們在品嘗過美味的鹿湯之後,再一看門口的這首小詩,都對阿瑜家的鹿肉很感興趣。
有個做著藥材運輸買賣的小商人,看過阿瑜寫的小詩之後,不由問道:“你們家的鹿茸在哪兒?到底好不好?”
阿瑜上前很客氣的給對方斟滿茶水,又對他說:“客官,這鹿茸可是很精貴的,只有雄鹿頭上才有。而且每隔五年才能取其一寸,長得好的才有三寸長,所以才有‘三寸鹿茸一寸金’的說法。”
那個商人聽阿瑜這樣一說,眼睛忽的一亮,對阿瑜又有幾分刮目相看。
“沒想到你這小丫頭懂得還挺多,原以為你只是信口說說,卻原來也是個行家。”那商人誇贊道。
阿瑜上前輕施一禮,對那人說:“小女家裡雖是做著小本生意,但一向誠實守信,進的貨源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若是有一句不實,敢叫客官砸了我這招牌。”
那商戶一聽,對阿瑜的佩服又增加幾分,立刻對她說:“好,我正好開春要採辦一批鹿茸,就看看你這貨源究竟怎樣?”
於是,阿瑜就興高采烈的帶著那名商人回家中看貨源。
不等到黃昏時分,那名商人已經在阿瑜這裡訂好二百斤鹿茸,連訂金都付了。
除此之外,還有兩位喝過免費鹿肉湯的客人,也稱了兩塊鹿肉回去。
這才剛開張沒多久,沒想到阿瑜就做成了生意,雖然賺得不算多,但至少開創了一個不錯的局面。
陳貴一家人知道,別提多高興了。
可有人歡喜有人愁,特別是看陳貴一家人不順眼的吳方,聽說阿瑜家裡又跟鹿叔做起了生意,更是覺得精神不爽。
“這個死丫頭,前幾回都沒有把他整死,居然又搞起什麼賣鹿生意,還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吳方憤憤不平的說。
吳方的媳婦知道吳方對阿瑜不滿,看見老公著急上火的樣子,不由勸道:“相公,你何必跟個小丫頭置氣?她開茶寮也罷,做賣鹿生意也罷,與我們何幹?我們賺自己的錢就可以了,何必跟她一般見識?”
“哼,婦人之見!這丫頭天生是我的剋星,有了她在,我做什麼都不順利。她若是能為我所用,我天天騎在她頭上,她還要想辦法為我賺錢,豈不快哉?”
說到這裡,吳方又深嘆一口氣,滿懷怨念的說:“只可惜陳大富那窩囊廢,這樣容易的事情都做不好,放跑了那丫頭,天天跑到這裡來跟我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