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繼續在戲園子消磨時光,聽完了整出戲,傍晚繼續上酒樓吃晚飯,然後回客棧歇息。暗中盯梢的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去向知府周則禮稟報。
“他們上午在戲園子裡花費了一百六十兩銀子,中午去酒樓吃飯,花費了九十二兩銀子,下午在戲園子又花費了一百二十兩銀子。”暗子道。
周則禮捋著鬍子,陰惻惻地笑道:“這位徐大人,花錢如流水,看來也不是什麼廉潔的人。”
“大人,他喜歡銀子,這事就好辦了。”師爺在旁邊笑道。
“再觀察兩天。”周則禮不敢這麼快下結論,怕徐朗是設局欺騙。
第二天,徐朗和沈丹遐去了三生寺。三生寺供著三世佛,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菩薩;幸蒙垂盼,緣在三生;相傳,有情人到寺中,將心愛之物放在三世佛前許願,待方丈大師開光,就能與相愛的人廝守三生三世。世間痴情兒女,都奢望可以生生世世,故三生寺的香火十分旺盛。
三生寺就在城西,寺門口人頭攢動,擦肩接踵。入口處,有和尚賣雕著緣字的木匣子,三兩銀子一個,說貴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為了那虛無縹緲的願望,還是有許多人願意花費這三兩銀子的。沈丹遐打聽了一下,知道那木匣是用來裝開光的信物的。沈丹遐也排隊買了一個,捧在手裡,和徐朗一起進寺去了。
來許願的有情人很多,排了一刻鐘的隊,才輪到徐朗和沈丹遐,夫妻倆雙雙跪在佛前,磕了三個頭,雙手合十,默默祈禱。訴說完心願,沈丹遐睜開眼,取下徐朗腰間的玉佩,放進了木匣裡。
沈丹遐起身,將木匣交給知客僧,“請問,我何時來取?”
知客僧接過木匣,取下木匣旁邊的數字牌,遞還給沈丹遐,道:“方丈只在每月十五開光,施主請十六日持木牌來取木匣。”
“好的,多謝師父。”沈丹遐雙手合十行了一禮。
夫妻倆從三生寺離開後,裝著玉佩的那個木匣子就送到了一間禪房裡,禪房裡坐著的人,正是知府周則禮、都指揮使朱茂、都指揮使劉同知。木匣被開啟,周則禮取出那塊玉佩,仔細看罷,道:“這玉佩沒有一千兩銀子,買不到。”
朱茂皺眉道:“徐朗的父親徐奎雖然曾擔任過禮部尚書,但他並不得徐奎待見,前兩年,徐奎要入觀修道,需要一萬兩銀子,尚且要賣祖宅,他從哪裡弄出這麼多銀子來?”徐朗是被突然任職過來的,朱茂對他的情況並不瞭解,派去錦都查徐朗的人,因路途遙遠,至今未歸。
“大人,他會不會貪汙軍餉?又或者剿匪時,扣下了那些土匪打劫來的財物?”劉同知揣測問道。
“大人,這極有可能。”周則禮頷首道。
朱茂沉吟片刻,道:“明天安排一個機靈的人去和他的手下接觸一下,套套話。”
接下來幾天,無所事事的徐朗陪著沈丹遐走街串巷,尋找各種好玩、好吃的地方,花錢如流水。常家四兄弟做為他的心腹,已有人私下和他們接觸套話了。
終於到了五月十五這天,沈丹遐去了三生寺,去取開了光的玉佩;徐朗帶著人去了都指揮司衙門,交任職書,正式入職。朱茂讓人給他辦理手續,在等待的時間裡,朱茂邀他一起飲茶。
“曾僉事的家人已從院子裡搬出來了,你隨時可以派人來打掃清理一番搬進來。”朱茂笑道。
“是,我明日就讓長隨們過來打掃。”徐朗似乎一點都不介意這麼晚才搬進衙門裡。
“這幾日,讓你受委屈了,這些你拿著,就當我這個上官給你的貼補。”朱茂掏出兩張銀票,遞給徐朗道。
徐朗接過銀票,每張面值都是五百兩,朱茂一出手就是一千兩,真是大手筆。徐朗欣然笑納,“多謝大人,說起來這幾日,住在客棧裡,我的花銷頗大,就快要入不敷出了。”戲沒白演,把人引上鈎了。
“徐僉事,覺得千裡為官只為財’,這話可有道理?”朱茂直白地問道。
徐朗端杯抿了口茶水,道:“大人,養家餬口是男人的責任,若連自己的女人孩子都養不起,那就是無用之人。”
“吃糠咽菜也是養,錦衣玉食也是養,不知道徐僉事想如何養妻兒?”朱茂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