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沈丹瑤回答,周氏接著問道:“大姑娘收到幾張禮柬?”姑娘參加送春等宴會,表現的出彩,就會收到公子讓主家轉送的禮柬。雖然這禮柬並不表示要聯姻,但也應了那句俗語,一家有女百家求;姑娘家會比較有面子,而姑娘若是對其中一位公子有意,就會告知家中長輩,由家中長輩出面去暗示男方,表明有結親的意願;男方接受到這個暗示,並且願意聯姻,就會請媒人上門來提親,成就這段婚姻。
沈丹瑤面染紅暈,抿唇笑了笑。
周氏拍了下大腿,笑道:“我就知道大姑娘有本事,不會讓人失望的。大姑娘啊!你得了好姻緣,可別忘了你三妹妹呀!姐妹要幫襯,你吃肉,讓你三妹妹也喝口湯。”
沈母聽她越說越不像話,拍著炕幾,大聲喝斥道:“閉嘴,閉嘴,你給我閉嘴!”
“母親,我又沒說錯,做甚不讓我說話?”周氏滿腹委屈地問道。
沈母目光陰冷地盯了她,道:“大丫頭,你先回房換件衣裳歇會再過來。”
“是,祖母。”沈丹瑤站起來,對沈母福幾福,疾步離去。
孫女走了,沈母也就沒必要給周氏留什麼顏面了,罵道:“你個蠢貨,你說得那是什麼混帳話?大丫頭吃肉,讓三丫頭喝湯,怎麼著,你是想讓三丫頭做大丫頭的媵妾不成?”
“母親,我沒這個意思,沒這個意思。”周氏心腸再狠,也不至於坑親生女兒,庶出的另當別論。
“你不想毀了三丫頭的名聲,說話時就過過你的腦子,不要信口開河。”沈母沒好氣地道。
“哦。”周氏縮著脖子,在沈母腳邊的杌子坐下,拿過美人捶給沈母捶腿,“母親,我這不是為三丫頭的婚姻著急嘛,一時失了分寸。”
“急急急,急什麼急?三丫頭十三歲還沒到呢,要急的是大丫頭和二丫頭;雖說現在的姑娘大多及笄後才論親,可是誰家不是已相看好的,單等姑娘及笄,就過六禮的。”沈母重重嘆了口氣,“也不知道你大嫂這一天到晚在忙些什麼?這要是耽誤了大丫頭的終身,有她哭得。”
周氏目光閃了閃,道:“母親,這事也不能全怪大嫂。”
沈母詫異地低頭看著周氏,今天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不過聽完周氏接下來的話,沈母就知,太陽還是從東邊出來的。
“大嫂當家,旁得先不說,這開門七件事就夠她忙的了,何況如今咱們家越發興旺,三弟妹她們也回京了,這人多事多,她忙得團團轉,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也就疏忽了大姑娘的事。母親,大姑娘就要及笄,接下去就要說親事,這一大堆的事可有得大嫂忙,我這整天閑著也沒事,到是挺願意幫幫大嫂的。”周氏涎著臉笑道。
沈母聽明白了她的意思,這是想從林氏手中分管家權,垂下眼皮,往後靠在大引枕上。周氏見沈母不出聲,忙喊道:“母親。”
“行了,我知道了,你回房去吧,不要留在這裡礙我的眼。三丫頭的事,我心裡有數,你不要狗刨樹根找骨頭,心急火燎瞎忙乎;壞了三丫頭的名聲,我剝了你的皮!”沈母厲聲道。
“兒媳不敢。”周氏放下美人捶,灰溜溜地離開了萱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