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牧場主新筆趣閣> 第1章 世紀之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章 世紀之交 (2 / 2)

當初人們覺得他去迪拜投資是項錯誤的決定,事實卻打了不少人的臉,它真正發展起來了,最賺錢的還要屬房地産行業,雪山地産和唐納德的公司一起,在那邊撈到不少財富。

資産可謂是遍地開花,從美國往全球擴張,事業漸漸迎來第二春,因為網際網路泡沫損失的身價開始回升,再次接近萬億美元,這回的資産結構顯然更加健康,只要人類社會現有秩序不崩塌,人們幾乎看不到韓家破産的可能,負債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注入,怎麼也不會出現大危機,坐實了美國第三財團的名頭。

什麼都愁,就是不用再愁錢,韓宣外公郭穆州忙碌了幾年,現在再次退居幕後,將資産打包“賣”給韓宣,名下多出上百億美元,開開心心環遊世界。

韓宣奶奶也差不多,厭倦了之後也請職業經理人幫忙管理hoops集團,公司已經走上正軌,前些年需要仰望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現在則是低頭看,名氣還需要沉澱,不過利潤已經超過了它。

sos便利店還是沒有上市,經過整合之後的運輸公司率先上市了,如今市值高達兩千六百多億美元,規模著實有點嚇人,整個北美大陸被它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不說,海外業務也龐大到驚人。

現在光是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家就控股了十四家,參股的更多,2005年開年會時候,光是身價過億的高管,就來了一百多位,每次透露出重大訊息,紐約證券交易所都要抖三抖。

根基打得好,樓才能建得高,韓宣十多年前看似雜亂無章的投資手法,明明本就是雜亂無章,然而現在卻被專家們分析出了深意,誇贊他頭腦驚人,如果哪位經濟、商業學教授不時常提提韓宣的名字,會被認為跟不上時代,甚至出現許多專門研究他的組織。

就拿收購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等企業,組建出來的han&039;s汽車集團來說,它去年的營業額佔據了同行第二位置,成功壓下通用和克萊斯勒等老牌企業,只比日本豐田稍低一些。

提到汽車,就不得不說一件發生在韓宣身上的趣事。

早在九十年代,韓宣便産生了收購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的想法,直到如今,因為官司還沒成功,但是期間發生的經過,卻足以讓許多投資者們刻骨銘心,民眾們就像是在看戲一樣,關注著事態發展。

起因要從2000的八月份說起,蒸蒸日上的han&039;s汽車集團,突然發布訊息說,準備收購德國大眾,並且已經持有百分之四十二點七股份。

和其他收購案不同,原先只要傳出收購哪家公司的訊息,那麼對方公司肯定和打了雞血一樣,市值蹭蹭蹭往上張,股價不漲個百分之三十都算撲,最後導致收購時候都偷偷摸摸的,用空殼公司進行談判。

而這次不同,當han&039;s汽車集團準備收購大眾的訊息傳出去之後,大眾的股價反而……跌了。

一幫持有大眾股票的投資者們集體傻眼,剛火熱的小心髒像是被淋了冰水,納悶於究竟發生什麼事,這明顯不符合常理。

han&039;s汽車集團迅速發展,它是一家擁有底蘊的新企業,同時又擁有新公司所具有的朝氣,再加上完善的售後服務,每次推出産品,都火的不要不要的,沒花幾年就在市場裡站穩了腳跟。

大眾公司股價下跌不合常理,他們當然不會傻到幫韓宣忙,壓低股價讓他收購,下跌的真實原因是因為,歐洲各大對沖基金在賣空大眾的股票!

能夠有頭腦搞對沖基金的家夥們,幾乎不可能會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如果成功收購,大眾集團的股票鐵定會上漲。

只不過收購一家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成功,被收購公司當然是股價看好,但假如收購不成,被收購上市公司的股價,肯定會來一波下跌。

那些對沖基金斷定,這場收購不會達成,所以才敢肆無忌憚地做空,德國大眾公司不是一般的公司,就如同這家公司的名字一樣,它真是“大眾們”的公司。

早在二戰期間,希特勒曾經徵用過這家公司製造軍用品,由此産生了官方股份,戰後為了防止這家公司,被外國公司收購,德國政府專門為大眾公司,量身定做了一部《大眾法案》。

按照德國的《公司法》規定,只要對一家公司持股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就算取得了該公司的控制權,但《大眾法案》規定,持有大眾公司的股份佔到百分之二十以下時,按實際持股比例計算投票權,當持股比例超過百分之二十,投票權就不再增加,除非持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眾公司股份。

至於規定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由於官方控制了百分之二十點一,就這麼百分之零點一,導致即使搜刮完市面上的所有股票,也不會取得控股權。

百分之二十點一的官方股份,由大眾公司所在地下薩克森州持有,從法律上講,同時歸全州納稅人所有,如果要釋放股份,必須提交州議會表決,弄不好還得啟動公民投票。

所以,大家很清楚韓宣幾乎不可能拿下這些官方股份,即便真的去拿,動靜也會鬧得人人皆知,對沖基金向來訊息靈通,肯定早就知道訊息,到時候轉變風向也不遲。

當人們發現han&039;s汽車集團,真的開始在市場上購買大眾公司股份,而且量還不少,這讓眾多對沖基金操盤手們竊喜不已,不僅是歐洲,連美國的一些對沖基金,都跑來做空大眾公司的股票。

後來,韓宣找上歐盟,直接告了德國《大眾法案》,說它違反了《公平交易法》,一個月後就判決《大眾法案》無效,歐盟成立那麼久以來,第一次辦事這麼迅速,側面也反應出他的能量有多大。

一幫對沖基金,就這麼跪了,大眾市值上漲,他們損失慘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