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韓宣說能帶來五億美元的投資,臉上頓時露出笑容,這是迪拜半年來,獲得的最大的一筆投資,盡管還不知道是不是張空頭支票。
別的孩子滿嘴跑火車是常有的事,卻沒有韓宣這麼清晰的條理,見到他臉上篤定表情,只能相信他沒騙自己。
賽義德王子笑道:“光靠我們迪拜的財政收入,想要把這裡發展起來,真的太難了。西方國家對中東地區有偏見,說到我們這裡都是戰爭和貧窮,他們不願意來投資。政策方面,絕對會給你最大的優惠,勞工輸入麼……我做不了主,這得去問問我的父親。不過迪拜的工人確實少了,而且也懶,假如他們能像你們華人這樣勤勞,一定不會如此貧窮……”
家醜不可外揚。
韓宣這輩子、上輩子都是富二代,對民間疾苦多少有點瞭解。
事實是華人勤勞了、付出比常人多好幾倍的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在高昂稅收下和低廉的工資雙重壓迫下,大部份人似乎也只能混個溫飽。
幾代人用一輩子辛辛苦苦,買套價格超高的房子、買輛稅收超高的汽車,手裡能有點餘錢,放在銀行貶值,就算是不錯了的。
都說資本家壓榨工人剩餘勞動力,然而國家壓榨的好像更……
財政收入驚人,可是人口太多,分攤到每個人身上的資源就少了,說起來也是沒辦法的事。
為了維持財政,只能壓榨其他人,一位追求高速度發展、高速度建設,所用的錢都是增加稅收得來的,無異於殺雞取卵,陷入了種惡性迴圈。
卻沒看看歐美國家用了多少年,才取得如今的成果,著實太浮誇。
如果華夏人口只有兩億,那麼生活質量肯定能提高一大截,將養老、公共建設等方面的投入,用到個人身上來。
迪拜人口少、資源多,所有活得要輕松。
誰不想坐在家裡就有錢拿,像華西村這樣分錢分房的,數數也沒幾個……
尷尬笑笑,韓宣說道:“我確實想在華夏招募一批建築工人,這樣工程可以完成得更加快,房地産行業投入週期越短,收入越大。如果你有興趣聽,我倒是能夠為你們提供一點創意,或許會吸引到遊客來迪拜玩。”
“嗯?我當然願意,請說!”
賽義德王子來了興趣,見服務員把吃的送來,站起身親自將盤子從託盤裡端出來,放在韓宣的面前,擺放好餐具。
在王子看來,韓宣年紀還小,不需要像對待成年人那樣顧慮太多,注重繁瑣的禮節。
坐下抬起頭,等待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