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普通人無法涉足的層面,而超級富豪有足夠的影響力,也有足夠的財力,去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變,哪怕只改變一點點,然而卻真的將這個世界改變了。
假如非要認真追究,最近這段時間在劍橋大學,他究竟學到了什麼,除了滿圖書館的知識以外,剩下的大概就是某種心態上的轉變,隨著潛移默化的積累,在某天突然醒悟,心理上完成一種質變。
以前韓宣雖然有錢,但還是沒能超出“普通人”的範疇,前世的生活對他影響很大,目光只盯著某些具體的事物。
如今他蛻變得,更加像是一位真正站在金字塔最頂端的超級精英,那種狀態,普通人永遠無法觸及,甚至很難去理解這群人的心態與做法……
韓宣成立家族慈善基金會,並不只是為了逃避高昂稅收,最初的出發點,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如今在他心目中,這方面只佔了很少的一部分因素。
他是真的想要,幫助這個社會做點什麼,慈善基金會內部最近已經在立項,計劃投入整整三十億美元,分十年時間為世界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免費接種各類疫苗,訊息還沒正式宣佈,媒體們先吵翻了天,鬧得人盡皆知,造成無比巨大的轟動!
早在1996年時候,當初韓宣還一心只盯著裝在自己口袋裡的錢,希望它們越多越好,老爺子也是一樣,慈善捐贈只佔公司年收入的極少一部分,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批評這對爺孫倆是:“坐擁金山,自絕於世的人。”
而當韓氏家族慈善基金會成立,老爺子宣佈捐贈出一百多億美元巨額資金,韓宣也跟著捐贈近半身家,韓老爹更是把雪山牧場捐贈出來。
《經濟學人》雜志的編輯,才開始對他們的為人另眼相看,並且盛贊他們道:“為慈善事業,創立出新典範,人人都應該向韓家學習,獲得上天愈多賦予的人,回報社會的也應該更多。”
……
超級富豪們的子女,一般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看多了商場的爾虞我詐,而且也不在乎金錢物質層面的東西,所以大多不會選擇繼續經商,更喜歡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
股神巴菲特的大女兒蘇茜,如今是奧馬哈一家針織品商店的老闆,大兒子豪伊,是伊利諾伊州的一名普通農場主,小兒子彼得,是紐約的一名音樂家。
韓老爹也算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富二代,作為韓家第二代唯一獨苗,可是他卻在年輕時候,選擇放棄家族企業,在當年帶著韓宣老媽去蒙大拿州經營牧場,並且從沒對此感到過後悔,如果不是稀裡糊塗出現act,雪山牧場充其量,只能算一座比較不錯的牧場而已。
老爺子想不通,然而韓宣卻能夠理解老爹的做法,老頭對兒子沒辦法,於是將期望寄託在了孫子身上,從小就開始培養他的經商意識,這正中韓宣下懷。
在自己沒有錢之前,韓宣非常喜歡錢,現在也依然喜歡,不過已經沒當時那麼喜歡了,當初體會一段經商之旅後,興趣逐漸開始變淡,如果沒有前世的記憶和觀唸作祟,應該會看得更加淡才對。
這樣說來,難怪家裡只有一位子女的富豪們,也喜歡成立信託基金,可能是因為自己打拼出來的“江山”,常常面臨後代不願意要的尷尬境地吧,普通人覺得這些人的子女,一定會因為爭奪家産鬧得頭破血流,實際上很多人根本不想要。
總而言之,韓宣最近多多少少因為社會環境影響,在觀念上産生了點不同於以往的認知,剛才忙著跟老爹交流這方面的事情,韓老爹笑著說他終於成熟,不再滿腦子都是錢。
這時候,他帶著自己老爹,穿過長廊來到餐廳旁邊的一間酒窖門口,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棕紅色木門上,傭人們忙碌於打掃衛生,窗外是一片幹淨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