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硬物碰撞過的痕跡明顯,不是最近才留下的,看上去挺有歷史。
韓宣下了飛機,往帳篷走來。
數數在場的華人,總共有十五位,年紀都要超過四十,身上統一穿著黑色中山裝,還有兩位似乎是翻譯,模樣要年輕點。
如今的教授還不是教獸,至少他們臉上笑容,讓韓宣覺得很舒服,像是老人家對自家孩子的關愛神態。
揮揮手用中文笑道:“青華來的?你們好!”
“不都是,有些是其他學校考古方面的專家,也有研究古籍的,瞭解以前華夏歷史。還有這位,王天華,他專門到歐美研究過印第安人,懂的比較多。你知道青華?哈哈,我是那座學校的教授……教授懂吧?就是老師。”
“……懂,我從小就學中文了,都能聽懂。”
韓宣沒搞握手那套繁瑣禮節,直接告訴他們自己的名字。
那些人也輪流自我介紹,像北大、南開大學、中山大學這些學校的教授都有。
只有剛才這位叫李文清的青華教授,介紹的王天華沒在學校掛職,算是私人考古愛好者。
“你們是什麼時候過來的?早知道我就早點來了。”
“接到訊息後手續一辦好就來美國了,已經在這裡住了半個多月。”有位叫做袁博文的南開大學教授回答道。
韓宣想了想,那時候自己還在大西洋流浪,手機沒訊號,要用衛星電話才能和岸上聯系,難怪不知道。
繼續說著:“晚上我安排餐館,吃不習慣這裡的東西吧?舊金山有中餐廚師,我去找幾位過來。”
“沒關系,還能……適應,你爸天天請我們吃。”說話的李文清教授,年紀在六十左右,臉上笑容怎麼看都有點尷尬的意思。
人群裡突然有人噗的笑了出來。
韓宣看向憋笑的那老頭,問道:“宋教授,怎麼了?”
這位北大的教授,搖手說道:“幾天前他吃了塊六分熟的牛排,拉肚子拉了幾天,到現在還沒好呢。”
“閉嘴吧你!”李教授似乎是認識他,瞪眼說道,“沒事,最近我們在自己做,只不過有些調料買不到。”
韓宣不由覺得好笑,對加布裡爾說:“讓人送點做中餐的調料過來。”
翻譯把這句話告訴這幫教授,他們頓時都鬆了口氣。
來到異國他鄉,其他問題能克服,就吃東西不合口味這件事,太讓他們苦惱了,又不好意思去向韓千山還有管家說,只能憋著。
“謝謝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