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記得,現在他怎麼樣了?”
“在東邊墓地裡埋著呢,都睡十幾年了,白血病,那會一幫人死的死,走的走,沒剩下幾個。”說話聲音很平靜,人到了一定年齡,生死就看淡了,黃文費力坐在老爺子身邊,似乎腰不太好。
舒了口氣繼續開口:“知道你公司在市中心,不過平時沒什麼事情,想著你要忙的東西多,就沒去打擾你。”
“當時你老子有生意頭腦,在這片地方就數他最富裕,連警察都不怕,不過我沒想到,你能把生意做這麼大。”
黃老頭完,伸手指指街邊店鋪:“在這誰不知道你,華人圈裡都出名了,沃爾瑪就開在街對面,他們寧願跑出幾條街,到你店裡買東西。”
韓宣默然無語,站在爺爺身邊,內心五味陳雜。
如今的美國雖然和一個世紀前相比,在種族平等上已經進步了很多,但無形的歧視仍然多多少少的存在著。
華人向來逆來順受,受儒家文化影響不喜歡爭鬥,中庸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華人街跟周圍的繁華鬧市相比,就像是個被隔離的城中村。
現在是中午時間,竟然有許多住戶排隊到路邊的水井裡打水,這在洛杉磯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韓宣突然覺得,所謂“只有華夏強大了,華人才會有尊嚴”這句話,是一個本末倒置的錯誤結論,美國對亞裔人的歧視,很大程度上是種族文化的歧視,並不建立在你的祖國是否強大上。
再看看美國黑人,從一個多世紀前的奴隸,半個多世紀前的二等公民,到後世有了黑裔總統,靠的並不是哪個非洲國家的崛起,而是他們自己對平等自由不懈努力的結果。
對美國黑人來講,有了黑裔總統,並不等於從此你是黑人,你就理所當然受尊重,美國黑人要擺脫偏見,需要他們每一個人繼續自身的努力。
如果十個黑人裡有三四個罪犯,他們作為一個團體,名聲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這個道理對華人來說也很適用,要消除這些歧視,需要每個華人自己的努力,那些不以自己的努力來爭取尊嚴,而寄希望於依靠祖國的強大來得到尊嚴的人,在西方社會上是得不到尊重的。
比如愛爾蘭直到二十世紀中期,都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但愛爾蘭移民們,就沒有受到過像亞裔一樣的法律明文歧視。
日本人在二次大戰中,因為是來自敵對國,而被全部送去監禁,同樣是來自敵對國的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卻沒有遭受到同樣的遭遇。
韓宣一直待在牧場裡,布朗大學又是以平等出名,盡管經常在書裡、電視、報紙看到關於“種族糾紛”這個詞,但其實他並不太清楚。
現在見到唐人街落後的面貌,男孩明白了點什麼。
他現在非常不舒服,胸口像是壓了塊石頭。
海外總共有兩千多萬華人旅居世界各處,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韓家能夠在美國立足下來,可又有多少華人跟眼前這些人一樣,落到了如此的境地呢。
沒人知道。
不過韓宣總覺得,華人不應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