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把它們種在哪裡?”韓宣看了眼,伸出手摸摸,感覺有點硬。
“在我們牧場裡找幾座山丘,原先準備種到弗拉特黑德周邊,但是聽說最近那裡來了野豬,它們和熊之類的動物聞到氣味會去吃松露,扒掉土壤後菌根就破壞了。所以我想還是種在我們牧場比較好,這次成功培育兩百多棵,只死亡10不到,加州的松露菌塊供應商都說簡直是個奇跡,我把每個步驟都記錄下來了,以後按照這個能培育的更多!我會完全模擬野生松露生長環境,讓它們自然長大,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像義大利阿爾巴地區的白松露那樣,擁有美妙的口感,但就算是普通的白松露,産量多了價值也相當驚人。”
劉易斯語氣得意,臉上清晰寫著來誇我,最大的問題已經解決,只差野外移植,這意味著在過幾年雪山牧場就要有松露産出了。
一座能産松露的牧場,價值遠遠高於普通牧場,只要環境不發生巨大變化,寄生的植物不死,它們能活好幾百年,持續不斷産出松露。
韓宣卻沒給他沾沾自喜的機會,轉移話題問他:“聽說你弄了些華夏的人參,在哪呢?”
“啊!對了,你可能不知道,跟美國這的花旗參不一樣,正宗的吉林人參,我有位香港的朋友去華夏內地做生意,託他從參農那裡買來的野參苗,還沒幹死。寄過來花了十多天時間,我要趕快把它們種下去才行,按道理說蒙大拿州和吉林省緯度相似,那裡能種,這裡應該也行,西方人不像我們華人那樣崇拜人參,但是也把它當成是種名貴食物。它裡面含有很高的營養,這幾年化妝品、保養品之類人參深加工産品在美國很流行,我想應該會有市場。”
在場的只有戴妮是白人,見韓宣盯著自己,她攤手說道:“確實,但我知道這種東西生長期比西洋參要長,需要幾十年、幾百年時間,所以賣的很貴,我們一輩子見不到。”
聽她這麼說韓宣也記起了人參的生長期,只長幾年的人參功效還不如蘿蔔,估計只能賣出去做化妝品之類的騙騙人。
出門往另一間大棚走,六十多個被泥包裹著的五厘米左右的小人參,平鋪在地上。
葉子有點幹枯,道:“就這麼多東西,花掉一萬多美元,我還讓人帶了幾包種子。”
“嗯,這些小野參留在野外當觀賞植物吧,不用施加化肥,說不定等我老了,它們就能長大了,到時候挖出來能有點用,至於那些種子你想種也行,日本和韓國那邊需求量很大,種些人參賣給他們。”
“我也是這麼想的,美國西洋參野參需要十八個月成熟,但是太便宜了,價格差不多能賣到400美元一公斤,蒙大拿其他地方有人種,市場小,賺不到多少錢。只有亞洲的人參品種附加值高,東南亞、東亞這些地方的人就認識這個,功效不清楚,但人參確實很有市場,比種白菜劃算。”
韓宣抓起根小人參開始剝泥,沒注意弄斷了幾根參須,加泥五厘米長,剝開了才小拇指大小,無語笑了笑,就這東西肯定不會值一萬多美元,嘴裡問道:“人工種植人參需要多長時間?”
“生長期在五年左右吧,一百多克……”劉易斯擰開水龍頭洗完手,開車帶他們倆來到一處山谷裡,找到片杉樹林,隨便挑地方把人參種下去。
扒開杉樹落葉,隔十多米翻土,撒幾粒白色種子,劉易斯不懂栽培技術,只能按照西洋參的種植方法來。
在他們離開之後,沒看見這些野參苗葉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瞬間恢複了光澤,迎風招展,有些幹枯的花朵也漸漸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