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不在訪談中吹牛,說要將這部電影的收益,全都捐給自己的動物保護慈善基金會了。
接著往下看,他的助理們還收集了一些電影播出後的反響情況。
美國這邊對日本獵殺海豚的舉動,一邊倒地大罵冷血、慘無人道。
紀錄片當中,除了訴說海豚被獵殺的情況,還詳細說明瞭這些海豚之後的下場、以及日本捕殺鯨魚和過度使用大型拖網漁船,導致周圍海洋漁業資源迅速枯竭等情況。
連聯合國那邊都派人詢問,這些資料是不是真的。
其中,韓國和臺灣媒體罵得最兇。
因為他們和日本緊靠在一起,日本將魚給捕撈了,這兩個地方的漁民收入,理所當然會減少。
而日本那邊,太地町漁民對《狗與海豚》這部電影表示不滿。
當地人說,影片將太地町漁民稱作日本黑手黨,是對事實的嚴重歪曲,並對此感到憤慨。
他們還說漁獵海豚是當地傳統文化,漁民在捕獵後為海豚立碑超度了,並非虐殺。
這些話流傳出來後,第一個表示反對的並不是美國媒體,而是日本的主流媒體《朝日新聞》。
這家報社的主編,大罵他們不要臉,在報紙內容中寫著:“如果有人殺了你,之後為你立塊碑紀念,你會因此而感到高興嗎?”
日本居民得知自己居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重金屬超標的有毒海豚肉,也對此表示憤慨。
基本情況大概是狗咬狗,一嘴毛。
關於韓宣本人,卻沒有多少報紙評論針對他,幾乎全都是在誇贊。
如同之前所說,世界對孩子是仁慈的,只要他不幹出什麼人神共憤的事情,很少有人會將矛頭直接指向他。
日本為了平息其他國家對它的指責,首相明確表示接下來會加強對保護海洋生物的管理。
聯合國泌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公開要求日本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韓宣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有了這樣龐大的影響力,假如他沒有在訪談中提到這部電影,絕不會造成現在這種局面。
據說《時代週刊》雜志,已經有將他作為下一期封面人物的打算,用來感謝韓宣對海洋生物保護所做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