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線路本就人少,這個季節,車在219國道上走大半天,也沒遇見一個人。
岡仁波齊峰是藏傳佛教、印度教等幾個宗教公認的神山、世界中心,據說,佛教中的須彌山就是指岡仁波齊峰。
朝聖的香客一般都是來轉山,就是繞著神山走一圈,有五十幾公裡的路程,據說這樣可以洗脫身上的罪孽,獲得更好的來世,或者永遠擺脫輪回。
進入阿裡地區,要備有邊境通行證,不然不準入境。
老爺子思慮周全,從北京出發前,每個人的邊境通行證就已經辦好。
問題是車上帶著武器,如果被邊境檢查站的人發現,肯定會認為我們是偷獵分子。
可能是老爺子提前打過招呼,所以這一路並沒有人對我們嚴格盤查,天黑之前,一行人趕到神山腳下的塔爾欽村。
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白天沒電,晚上才集中供電三小時。
在村子裡就能望見岡仁波齊峰,無數人曾用無數詞語來贊美她,直到親眼看見,我才明白,她是多麼與眾不同。
神山終年積雪,四壁驚人對稱,坡面布滿平行橫紋,形似一座金字塔。
南坡中央的縱向冰槽令人稱奇,更神奇的是,據說向陽的南坡終年積雪不化,背陽的北坡卻正常,出太陽就會化雪,沒人能解釋出為什麼。
山體垂直落差大,攀登難度極大,和雲南的梅裡雪山一樣,由於在宗教中的地位特殊,這座山禁止攀登,至今也沒人登頂。
“幸好標記的位置不在神山上。”夢雄如釋重負道。
“為什麼這麼說?”藍不解。
我開玩笑道:“你們這些外國人不懂,要是登這座山,觸犯神明可沒什麼好下場,你就不怕信徒們組團在山下念經,詛咒你嗎?”
前些日子下過雪,所以到處是一片白,也分不清哪裡是冰,哪裡是雪。
我們在村裡的客棧住下,在飯館吃飯時,整個飯館就沒幾個人。
除了我們,只剩幾個老外,看模樣應該來自印度或者尼泊爾,前來朝聖。
飯館老闆是個瘦瘦的光頭,個子不高,四川人,好心又熱情,大概是人少,他就湊到我們這邊,和我們閑聊起來。
遊客基本都是來轉山,所以光頭老闆也沒問我們的目的,就直接跟我們講起轉山的注意事項。
我們的目標位置,在岡仁波齊峰以北的一座山上,明天確實要走轉山路線,所以大家就跟光頭老闆細聊起來。
他鄭重其事的提醒我們,轉山不是兒戲,一定提防野狼野狗,還要注意防寒。
轉山的路程安排也要合理,去年光是轉山,就死了二十幾個人,有凍死的,也有被野狗吃了的,都死得很慘。
我問老闆,這裡有沒有白天出星星的傳說,老闆笑著說,他和村裡的牧民相熟,經常聊天,但從沒聽說過這種事。
聊天結束,謝過老闆,我們早早就回了客棧歇著,四個人男女混住,睡大通鋪。
條件簡陋,房間裡一股黴味,還有老鼠活動,有床睡已經很不錯,誰也沒抱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