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再興則是已經成為了都尉,作為吳玠的副將在管理當初的白桿兵和其他步兵。
雲翼特意來到了宗澤的府上,看望這位如同國士一樣的老帥,“宗愛卿,好好將養,如今的明朝都是愛卿等人努力來的結果,還等著愛卿享福”
“陛下,能在大明為臣是我宗澤的榮幸,可惜看不見明朝一統天下的輝煌了,聖上實乃古今未有的明君,我大明一定可以千秋萬載,老臣沒有遺憾”
雲翼是眼中含淚,抓住他的手,“宗愛卿別說喪氣話,你還會好起來的,朕還等著你帶領我漢家兒郎一路北進,將金人趕入大海,繡我大明山河”
“老臣自己知道,恕臣抗旨不尊之罪,沒能活到徹底打敗金國,一雪前恥的日子,有罪……”
嘆息了一聲,雲翼黯然地望著已經斷氣還怒睜著雙眼的宗澤,起身時候差點沒站穩跌跤,嚇得邊上的張浚等人趕忙上前扶住。
“全國縞素三日,為國士之殤舉哀”
雲翼的一番動作讓明朝大臣都是心裡感動,也認定了這位賢明的君王,宗澤之死雖然難過,但也算變不利於有利,讓雲翼支援率再次上升。
被明朝軟刀子割肉地吐蕃此時已經亂做了一團,今天聯盟攻擊東土教派,明天一轉身又開始互掐,但總體卻向著明朝期望的方向前進著,特別是被吐蕃一個教派佔領的原四川地界的大渡河周邊地區進入了雲翼為首的明朝上層的餐桌。
逐漸被越來越精良地裝備武裝起來之後,淘汰掉的北宋制式裝備被地方鄉兵所接收,所謂鄉兵就是地方部隊,平時務農、戰時聚集,為了攻擊大渡河西岸平原,將直到金沙江這一塊廣婺地區拿回來,荊州的鄉兵和少部分主力廂軍也在命令之下在向四川運動。
鐘相、楊么的造反既然雲翼知道,就不可能讓它發生,這兩個都是偽齊派到南宋搗亂的,原本的歷史上造成過巨大損失,所以叮囑過暗影組織之後,這兩人早就被暗中處理掉了。
再加上雲翼的明朝在新品種作物大量繁育之後,很少有沒飯吃的情況,所以境內非常安穩,除非是天生盜匪,否則沒有農民願意造反。即便是暗藏著的摩尼教,也不敢輕易冒頭,明朝的暗影組織陸續都在展開對他們的調查和清理。
這場指揮,雲翼再一次當起了旁觀者,派出婠婠協助之後,就在一旁觀察張浚對於大範圍戰鬥的指揮能力。
沒有辜負雲翼的期望,就算是鄉兵為主,明軍依舊是勢如破竹,本來就沒什麼人的這些地區中的山民誰來統治都是一樣,所以很多少數民族的山寨並不抵抗。
而且當地的夷人彜族)親近漢人、跟吐蕃人其實有仇,在明軍按照雲翼旨意答應他們自治之後,甚至跟在明軍後面對吐蕃展開了攻擊。
在這幫地頭蛇的帶路下,明軍更是一路順利,如果不是為了等待後勤補給,相信很快就能完全拿下預定區域。
沿途的吐蕃部落早就被其他吐蕃勢力拋棄了,特別是被中土教派控制的地區,根本不可能去支援他們。
西川夷人歷來就很親漢,要知道三國時期的蜀國在民族政策上是很有一套的,所以都願意幫助漢人,而雲翼答應的自治也是真的,當然,會派駐明朝官員監督。
看著前線傳回來的捷報,雲翼再一次鄙視了歷史上的南宋,這麼一個羸弱的吐蕃,卻放在那裡不打,要知道其實金沙江流域可是有很多礦産的,哪怕在古代都可以採集和使用,那些銅、鐵、金、銀等都是明朝稀缺的資源。
而且這個地方只要佔下來,將民心拿住,就是易守難攻所在,這是吐蕃搞不好民族關系,夷人願意幫著明朝,要換成不幫忙反而抵抗地話,明軍將會死傷慘重。
不值錢的玉米和紅薯等送出去之後,夷人更是熱情,所以之後的明軍多出了一支由夷人組成的部隊,被雲翼稱為狼兵。
這場沒有半點懸唸的戰鬥最後連婠婠都失去了興趣,讓張浚獨自策劃和指揮。
只用了兩個多月時間,西邊到高黎共山,北部到積石山的廣大區域就屬於了明朝,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上游等全部被一網打盡,南邊就是大理國,但對於這個還算識相的小國,雲翼暫時沒打算去動它,到時候再說。